我們需要怎樣的繁榮.二5.39.217.768 D. _5 y; N3 d. `+ j
公仔箱論壇8 v q0 y8 W8 V! ~' @$ l. V
李偉才 - 新右回朝
* T2 _7 a# [. t6 `2 X1 y- W信報 2012年9月4日
1 v; t$ [* {1 L( n3 Y; ?- N4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 \, C7 j+ z$ [
昨天筆者指出,一九七九年戴卓爾夫人出任英國首相;一九八〇年列根出任美國總統,是現代世界一大轉捩點。隨着而來的政策,不斷朝着削減社會福利、打壓工人權益,並向大商家、大企業傾斜的方向發展,這一變化,史家稱為「新右回朝」(the return of the New Right)。- b* L! @. m [0 m* D9 r! j# g- m
/ J1 {4 C d, E* z; C# W* btvb now,tvbnow,bttvb為什麼說是「新」呢?原來直至那時為止,世界的經濟秩序基本上按照一九四四年所制定的「布列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Institutions)運作。其核心是「金本位」(gold standard)的金融制度,以及平衡政府與市場力量的凱因斯主義(Keynesianism)。後者亦是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為了挽救三十年代經濟衰退所推出的「新政」(New Deal)的理念基礎。tvb now,tvbnow,bttvb+ `; O- M, j1 @9 S
$ O S- v( n6 y8 [6 o
西方的右派一開始便對「新政」深痛惡絕, 並直斥羅氏為共產主義者。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他們未有「圖謀復國」的機會。大戰後,他們的機會終於來了。一九四七年,一群深信只有自由市場才能拯救世界的精英分子,在瑞士一個叫「朝聖山」的度假勝地之上策劃如何改變世界。與會者包括他們的精神領袖海耶克 (Friedrich von Hayek) ,以及剛剛出道的年輕經濟學家米爾頓.佛利民 (Milton Friedman)。
+ j* a: E: Q( u& O2 ]9 N# C/ t" e; j# \4 ? A# W! [
然而,事情的發展沒有他們預計中順利。 經濟學家薩繆爾遜 (Paul Samuelson) 於一九四八年出版的教科書《經濟學》一紙風行。薩氏把古典經濟學的理論(特別是Walras的均衡理論與馬歇爾的邊際效用學說)與凱恩斯的宏觀經濟理論結合起來,進行了所謂「新古典綜合」(Neoclassical Synthesis),並在這個基礎之上,提出了「混合經濟」(mixed economy) 的模式。在這個模式中,政府的調控與市場機制同樣佔有重要的地位。不用說,對自由經濟學派的人來說,這是一種離經叛道的觀點。
7 m/ Z+ F W7 h/ |"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b5 S( t3 y- l4 x% u: J: q7 W( J
表面看來,作為共和黨人的美國總統尼克遜一九七一年宣稱:「我們現在都成為凱恩斯主義者了!」乃是自由經濟學派最低潮之時。然而世事就是這般波譎雲詭,就在 尼克遜作出這一宣稱之時,潮流已經開始轉向。在數十年的苦心經營之後,「右派」勢力終於在石油禁運導致的「滯脹」(一九七三至一九七九年) 、海耶克與佛利民先後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一九七四、七六年)、中國「走資派」抬頭(一九七八年)、英國經濟因工會勢力過大而一蹶不振等等有利因素底下, 重整旗鼓捲土重來,並先後透過戴卓爾夫人與列根兩位代言人,在大西洋彼岸相互呼應,重新奪取政權。整整三十多年來,全世界無一處不受這趟「新右回朝」的歷 史轉向所影響。5.39.217.76! W, Y& ^& g, R/ o
- h# M% g- D8 k+ H) n5.39.217.76公仔箱論壇* r: i, h! }( e# V8 e$ T$ h8 ?5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