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馬蘇辯論:場內和場外的角力

馬英九總統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本月十五日將就「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公開辯論,規格比照二○一○年四月雙英ECFA辯論。服貿協議是ECFA後續協議之一,今年六月已完成簽署並進入立法院審理程序,現在進行辯論顯難改變朝野既定立場,反而成為辯論場內和場外的角力。 從實質面來看,兩岸服貿協議可以從幾個層次加以分析: 第一,在國家總體利益層次,服貿協議是執行ECFA「從中國大陸走向世界」大戰略的環節,有助台灣加速和貿易對手洽簽FTA及參加TPP(跨太平洋戰略夥伴協定)及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等區域整合。民進黨當然了解其關聯性,也是二○一二年總統大選為ECFA背書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在兩岸經貿利益層次,服貿協議可以說是大陸對台灣的「絕對」讓利。這裡用「絕對」兩個字,是指大陸給予台灣近乎完整的世貿組織(WTO)成員待遇,並依FTA原則,另給予台灣八十項超越WTO的開放承諾。但相對上,台灣給予大陸約僅其他WTO成員待遇之半數,僅承諾開放六十四個項目;且其中超過三分之一是已開放陸資投資項目,寫入協議顯為「充數」。另近三分之一項目,則低於WTO標準;還有近三分之一,雖高於WTO標準項目,近年也幾乎完全開放僑外人投資。從國際談判角度看,服貿協議可說對台灣大大有利,但馬政府不敢突出此等成果,顯是擔憂在野黨會質疑大陸讓利動機;弄到現在,卻反被質疑服貿協議不利台灣,實在諷刺。 第三,在管理層次,服務市場開放主要是投資形式,依國際慣例,各國基於安全、市場秩序等理由,對外來投資及衍生的人員移動進行必要管理,乃理所當然。服貿協議對大陸開放承諾,皆非敏感項目;即使涉及到極少數國安顧慮,也可透過個案審查把關。對於投資規模及人員進出,也有足夠管控機制,只要政府落實管理,可以說是相當安全的開放,沒有擔憂的必要。 現兩岸服貿協議演變成社會重大爭議,其實是一個被操弄出來的「假議題」。稱之為「假議題」,原因有四:其一,如果服貿協議是台灣和其他國家間簽署的協議,各種爭議必定大幅降低;其二,北京視服貿協議是前所未有的讓利,也是為台灣經濟輸血;若換成是民進黨執政,北京很可能停止或減少對台投資,民進黨反而要憂慮如何說服北京改變心意;其三,服貿協議引發各行各業擔憂陸企大軍壓境,肇因於部分媒體及有心人士過度渲染、誇大其衝擊,在真實資訊漸次揭露後,反對者又轉而質疑政府未承諾開放的項目及各種管控機制還能維持多久;其四,在北京以最大限度對台讓利的情況下,綠營要求重開談判幾無可能,對台灣更是弊多利少。 馬蘇同意就兩岸服貿協議進行辯論,背後的政治考量顯多於對事實與真理的論辯。對馬總統而言,面對政府施政爭議不斷,社會抗爭事件此起彼落,同意朝野辯論,可適度紓解社會壓力。而且,兩岸政策是最有力的政績,服貿協議在立法院有非過不可的壓力,如果能透過辯論產生社會溝通的效果,對立院闖關自有臨門一腳的助力。 另一方面,民進黨最初並非反服貿協議主角,蘇貞昌主席顯然是想藉辯論重振近來日益失落的在野黨角色及發言地位。但民進黨受到反服貿團體的高度期待,在立法院採取極強硬立場;反服貿團體則放話:馬蘇辯論不能取代「公民參與」。因此,蘇貞昌在這場辯論有非贏不可的壓力,如果落居下風,不僅政治上大為失分,而且可能淪為反服貿勢力抨擊對象。 所以,在各有所圖下,馬蘇辯論很難是一場真理愈辯愈明,聚焦、理性的辯論,甚至可能淪為操弄對立、意圖技術上壓倒對方的唇槍舌劍。落居下風的一方,為扳回一城,在辯論場外立場會更強硬,從而可能激化對立氛圍,反不利服貿協議在立法院順利審查通過。 有鑑於此,我們仍要呼籲馬蘇皆放下辯論輸贏與個人利害,多為探討事實及解決服貿協議後續問題盡一分心力,如此,或許反而能成就馬蘇的雙贏。
% F6 j+ P/ v8 j1 {: g* ytvb now,tvbnow,bttvb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