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我國經濟日趨國際化,教育當局將加強各級學校的語文教育。今後除了小學加強教授英文,大專院校也可考慮增加各國語文學系,以培育相關人才。我國走向國際化的整體教育輪廓在此隱隱浮現,但為求思考面向的完整,必須有以下的積極作為。公仔箱論壇 V6 g2 a8 Q# \: S {/ W
首先就培養語言人才而言,在大馬不斷迎向海洋走向國際化的時候,此確為當務之急。而將學習語文的年齡降低,正可以幫助下一代及早做好準備,俾能在關係日趨緊密的地球村中如魚得水。以印裔泰盧固人為例,雖然他們僅佔200萬印裔人口的兩成,但他們在全國各淡米爾學校都設有泰盧固語特別班,使泰盧固語歷經百年而不衰。至於培養區域各國語言的人才,如韓文、日文、越文、泰文等,則能更進一步豐富我們的視野,使我們得以本土語言進入當地人民的思想文化,讓國際化政策真正落實。這是放眼亞洲的重要工作。
" n8 {9 Q2 R! `4 ~1 }公仔箱論壇80年代初期政府開放對東歐貿易時,外界曾以大馬欠缺東歐語言人才,而懷疑東歐工作的可能發展空間。東歐或許距離我們尚遠,但亞洲各國近在咫尺,在我們全力進入韓、日二國的東北亞文化圈,並希望展開第二波向東學習的時候,若仍對韓、日語言文化一無所知,包括對越、泰所代表的印支半島文化一知半解,實在難以自圓其說。因此加強這方面人才的培養,自然刻不容緩。
, M" }8 R& B C. B2 u4 t" B, K5.39.217.76加強英語以外其他第二外國語的教育,也可幫助本地民眾瞭解英語世界以外的世界,使其可以在強勢英語媒體籠罩之下,探出頭去,傾聽到世界其他地方人民的聲音,這對國人養成就事客觀的判斷能力,自有相當助益。不過在加強語言教育的同時,一定要弄清楚這不只是在訓練翻譯,更重要的是要藉此增強民眾對文化的敏感度,使我們從欣賞不同的文化,進而吸收不同文化的精華,從而激發我們的創造力,豐富我們的生命。因此語言教育只是初步,後續還須有整套作法才能克竟全功。這些作法可分動靜二端;就靜態而言,須加強外國文學藝術及思想作品的譯介,讓民眾能藉多種管道瞭解不同文化的價值觀念與思維方式,如《三國演義》、《紅樓夢》等譯成巫文就是顯例,而李國正教授在拉曼大學開設“生態漢語學”,從粵語、閩語入手研究古漢語,又是另外一個例子。動態而言,則應加強外國留學生在大馬校園的參與,使不同文化的年輕學生可以充份交流,分享彼此的經驗。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6 I9 x) q
許多本地的大學卻對國際交流計劃未予應有的重視。有的學校以校舍不敷使用為由,縮減國際交流計劃的規模,認為服務本國學生尚力有未逮,實無餘力照顧外國學生。又有的學校則單純將國際交流計劃視為學校財政收入的來源,或為英語系或日語系的專屬活動,並未鼓勵全校學生積極參與。這些都不是正確的做法。國際交流計劃當然不只是對外國學生提供服務或為本國學校增加財源而已,它更有豐富國人視野的重要功能。這個收穫是值得我們犧牲某些代價去換取的。
! m- T6 g. n% n5.39.217.767 U& n7 _5 W3 v
因此,各大學實應以積極正面的態度去接受外國留學生,甚至為外籍生以英語開設專業科目,或馬來文教學課程,讓他們更加瞭解大馬,瞭解馬來文化,也鼓勵他們更積極參與大馬的校園與本地學進行交流。唯有如此,所有為加強國際化所作的努力才會有生命,年輕學生也才能從實際的接觸中培養更敏銳的文化觀察,真正做一個自信十足的國際人。
, u# i1 u1 o: c5.39.217.76除了加強吸收外籍生之外,高教部也可考慮以一定的獎助學金鼓勵大學生出國短期研究。大學生若能在大二或大三唸完之後,有機會憑成績申請獎助學金,在貼補部份生活費的情況下出國做一個學期的短期研究,則對視野的開拓有相當助益。這應當也值得教育當局認真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