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從需求面輔導創業 增加就業

今年全球經濟普遍預期會逐漸復甦,雖然美國量化寬鬆政策退場,對全球尤其新興市場會有衝擊,但在歐美日主要國家經濟回暖下,必然帶動各國的經濟,台灣產業必須儘快轉型,迎接景氣回升的氣勢;特別是失業,在經濟成長率低時,民眾頂多是無法多賺錢;但面臨失業卻是毫無收入的絕望,產生的社會問題更為嚴重;因此景氣有機會復甦時,政府首先要解決失業率偏高的問題。全台灣48萬失業者的就業,應受到政府高度重視。 主計總處公布去年11月失業率為4.16%,較10月下降0.08個百分點,創近五個月新低,雖然令人稍感寬慰。然而,4.16%的失業率比起香港、新加坡和南韓去年前11個月的平均失業率3.4%、1.9%和3.1%,還是明顯偏高。
3 h' h0 f0 w; o* \. e% ?如何提高就業?除了激勵景氣外,各界也都將眼光轉移到另一種途徑——創業,希冀透過鼓勵和輔導創業,讓更多的新創事業帶動就業效果。特別是在金融海嘯後,國內創業風氣大幅下降,五年平均年減6,000個新創事業;累積減少了3萬家企業的結果,其實讓失業人數增加了18萬,也就是提高了1.6個百分點的失業率。這意味著,如果台灣創業動能沒有下降的話,失業率其實可以從4.16%降到2.56%,在亞洲四小龍中僅次於新加坡。
8 @! T% R. ]) v# X7 C( N目前經濟部和勞委會都在進行輔導創業的工作;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提供多種創業輔導計畫,甚至擴及資金取得;勞委會除提供可創業的職訓以外,也對經濟弱勢者給予創業協助;各地方政府以及不少大專院校,也都在提供創業協助。然而,在全台灣133萬家企業(平均每17人就有一家)的激烈競爭下,輔導新創事業上路並不保證它們就能成功發展;統計顯示,八成以上的新創事業在二到五年內就失敗了。因此,上述各種輔導創業的工作如果要真正有效,未來KPI(關鍵績效指標)可能要增加一項——「輔導成功經營達五年之企業家數」,而不是只看輔導了幾家企業「上路」。
; e4 x/ d' U" E5.39.217.76在上述兩種降低失業的方法之外,日前出現了另一種途徑——「為新創企業創造需求」來提高創業成功率,也就是提供租稅誘因,讓一般家庭撥出少量消費金額來照顧新創事業,讓它們在相對較佳的環境下成長,進而永續發展。最近有一篇名為「用創業壓低失業」的文章在發表之後立即受到重視,作者受邀到電視台說明其構想。
3 y% s1 `; p; J. n* N0 |+ i5.39.217.76依作者之構想,政府可以提供參與家庭每年10萬元的綜所稅扣除額,讓這些家庭在有辨識標誌的新創企業刷卡消費,每年分散消費達10萬元以上,刷卡消費資料皆被財稅機構掌握。若有200萬個家庭參與,則一年會創造出2,000億元的「有效需求」,讓2萬家新創企業獲得一年1,000萬元,或每月83萬元的營收;若獲利為三成每月就有25萬元利潤,僱用六人沒有問題(其實成本七成已包括工資)。
8 \! q# t# C7 [" htvb now,tvbnow,bttvb若一年2萬家企業加入該計畫,就足以保障12萬個就業;若每個參與企業在三年後「畢業」,三年後就可創造出36萬個就業,消除目前失業人口的75%。當然,到第三年6萬家新創企業需要擴大租稅扣除到6,000億元,若以15%稅率計算,政府會減少900億元稅收;但可能衍生450億元的新稅收(僅加值稅就有5%或300億元),淨成本450億元可消除過半失業,其實相當划算。
  y& z" F8 U+ Btvb now,tvbnow,bttvb我們認為這個提議頗具創意,而成本效益也可以平衡;特別是若失業率真能降到1%上下,而成本只是幾百億元的話,絕對是可以認真考慮的方案。由於它涉及經濟部及財政部,甚至需衛服部提供全民健保的執行經驗供參考,以及其他相關配套,應該由行政院進一步研究,並整合相關部會推動。 tvb now,tvbnow,bttvb" v' L& p: m) B. l! E

. R3 u. |: ^( z! A" r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G4 r! ], E% y/ x& P2 c3 }

+ G* y) c1 |) x8 t4 k" c! q4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