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府請國小學童喝牛奶,每周一次,郝龍斌市長在鏡頭前自己「牛飲」示範,媒體訪問到的小朋友也多讚美很好喝。這樣一件事,怎麼看都是「德政」,卻為何還是傳出批評之聲? 市府出錢請全市近十三萬名學童每周喝一次牛奶,編列預算一億多,於市政支出是九牛一毛。但主要是這筆錢花得效益如何,甚至目的如何,有點說不清楚。市長稱國人缺鈣,但果真如此,一周一瓶牛奶恐緩不濟急;正相反的事實是,別忘了台北是全台最富裕地區,受訪的學童笑瞇瞇說「最愛喝牛奶,每天在家早上一瓶,晚上一瓶」,則市政府花這筆錢豈不只是錦上添花? 至於稱「讓酪農受益」,更是風馬牛不相及了。酪農之前受害於媒體偏頗報導,但補貼酪農豈是台北市府的責任?台北市本來就被貼上「天龍國」的標籤,多數學童不缺一周多一瓶牛奶;反過來說,各地弱勢學童的需求又絕對不只一周一瓶牛奶。市長此舉,凸顯區域內及區域之間的資源分配不均。給十三萬學童的牛奶錢,如果能定位出真正有需求的那十三萬人,則這筆在台北市錙銖之數的一億多元,就花得有意義多了,也不致讓郝市長再次面對是否「政策買票」的質疑。 政府官員常常有名目堂皇、自詡德政的政策,小得不能再小如這次的牛奶事件,轟動全國如大埔事件,劉政鴻縣長始終口氣堅定「開發地方,繁榮鄉里」的主旨,故拆屋行動風火霹靂。如今行政法院的裁量出來,從內政部到苗栗縣府都啞口無言,當初號稱德政的意興風發哪裡去了?官員和人民之間對政策的「有感」度如此天差地別,才是當今施政不得民心的關鍵所在。 5.39.217.764 D! ?& U" G, S, O
$ M9 C" e P$ a7 Z8 N9 s: [; P$ r公仔箱論壇
4 e0 C% b# h F$ B6 f+ }" K4 `) V) t. g5.39.217.76
$ c0 q [$ z) q0 s+ K+ C)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