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17歲少女周岩因拒絕同校男生陶汝坤的求愛,遭到對方潑灑打火機油焚燒毀容,周岩的面部、頸部、胸部嚴重燒傷,一只耳朵也燒掉了。微博爆料,陶汝坤父母分別為合肥市審計局和規劃局幹部。(2月26日《羊城晚報》)
0 Q! @1 b# U0 a, \" B; e- c8 a 一個原本清秀靚麗的花季少女,竟因拒絕同校男生的求愛而慘遭毀容之禍,令人痛惜和震驚!
( T$ s c2 Z, q2 U6 F5.39.217.76 這起荒唐而殘暴的案件何以發生?筆者認為不能僅從“孩子”的角度和良知泯滅的道德層面審視,必須以“成年人”的理性和社會環境的角度探究其深層次原因。
! I4 C1 m0 ^& \# M( }) K5 D7 I) S 首先,“惟我獨尊”的畸形心態亟待矯正。對以獨生子女為主體的少年一代而言,長期以來眾星捧月般的溺愛,早已讓一些孩子形成了處處“以我為核心”和凡事有求必應的虛榮與任性,耐錯能力的缺失和對“遭拒”的不適導致了他們人格的缺陷。在陶汝坤看來,既然“看上”了女同學,她就必須無條件接受“求愛”,更何況其自有的優越感。這裏,既有家庭教育不當的原因,更有社會環境的影響。盡管陶父通過微博表達了“教子無方”的反省,但其以“取保候審”作為繼續向受害人支付醫療費附加條件的做法本身,就是其家教不當的佐證和缺乏“承擔責任”誠意的表現。而對未成年人的過度“保護”和科學引導的缺失,是不利于孩子的心智發育的。tvb now,tvbnow,bttvb# ~! Y9 H5 e& V
其次,“惡意報復”的扭曲世風貽害少年。從陶汝坤在施暴過程中不停叫囂“去死吧!”的狂妄行為,人們不難窺測其難以自控的強烈“報復”欲。坦率講,在時下社會裏,無論是充斥熒屏的影視作品還是現實生活的耳聞目睹,人們都不難找尋“報復傷人”的事例。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無論是面對負面的曝光還是醜行的敗露,當事者往往不是採取直面正視、棄惡從善的正確態度,而是千方百計的掩飾狡辯甚至打擊報復,這已成為國人浮躁的重要標志和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社會怪像。這種理性缺位和責任缺失的意識怪胎無疑是阻礙和諧社會建設的最大毒瘤。因此,培植包容理性的國人心態和對惡意報復的“零容忍”遏制,無論是對扭曲世風的匡正還是對孩子心智的塑造,都具有十分緊迫和深遠的重要意義。
% U9 `: y! |4 a5 a }" ftvb now,tvbnow,bttvb “毀容”案發生在孩子身上,最需要吃藥的卻應該是家長和社會。杜絕此類慘案的發生,不僅需要讓肇事者依法付出應有的違法成本,更需要社會的每一個成員以責任擔當和善待他人的理智表現,為浮躁社會“滅火”除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