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為吳敦義外孫在機場補辦護照事件,現在鬧開來,可想見後遺症沒完沒了。政治面,馬吳團隊「謹守分際」的形象被打一巴掌,往後必成選舉話題。行政面,外交部此門一開,以後若民眾上門要求(甚至故意找碴)在機場「緊急」補件的個案蜂擁而至,該如何處理? 這件事,一開始只算是開了個巧門,並非違法亂紀那麼嚴重;但後續的官方解釋卻越描越黑,破網越補越大洞。外交部雖強調,桃園機場辦事處的補辦護照急件「行之有年」,且一天有廿個名額,但該辦事處根本不是設在出境大廳,一般民眾不得其門而入。 媒體播出相關人員受訪時支支吾吾,稱「全家出門旅遊,一個小孩留下來要怎麼辦」,這樣的「便民」理由聞之不似常態。網路上和旅行社也立刻翻出護照出問題而無法成行的個案一大堆,對這次事件的「副總統級待遇」冷嘲熱諷不已。 此事引發特權說,倒不是「上級關說」那種層次的特權,而是公務體系裡恐怕不少人心裡有本「權貴名冊」。這種潛規則,猶如特權者的「通行證」,比起外交部謂本來就存在急難援助機制,才是真的「行之有年」吧! 今日世界資訊越來越透明,且民意非常敏感,這次連飛機延誤起飛十一分鐘,帳都算到吳敦義家人頭上,真是惹了一身腥。官員若想擺脫特權非議,只有一個辦法: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公務體系若想擺脫特權指責,也只有一個辦法:用透明的標準作業程序(SOP)擋住特權,例如把機場補辦護照的「緊急」或「特殊」條件說個清楚,要一視同仁,才能免掉質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