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學校 過分保護 害怕受傷 加兒童青少年 運動量低至D-3 y. A( ?+ q* V) N8 P" x
0 ~' I2 q- |8 l
' O) R& s$ ]$ ]#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4 W, W: T; t4 n' J# m: g* t
本國兒童健康關注機構ParticipACTIOM昨日發表年度《兒童及青少年體能活動成績表》(Physical Activity for Children and Youth Report Card),指出加國兒童及青少年的整體運動量只獲D-分數。該組織更質疑,家長及學校過份緊張,限制了兒童戶外活動的機會。
, Q1 c: `5 p! g) Q7 R,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8 ]: _/ b( u, @6 V s Otvb now,tvbnow,bttvb該份年度成績表,以《將孩子留在室內是最大的危機》(The Biggest Risk is Keeping Kids Indoors)為題,直接指出加國兒童運動量不足的原因之一。tvb now,tvbnow,bttvb1 H5 a2 n7 G- T- i3 w; m T& t
0 e6 a, ?7 H4 M6 o, z) T; X公仔箱論壇在校園禁止玩球、市府附例禁玩平底木板雪橇、父母過分保護和緊張的世代下,很多兒童都被留在室內以確保安全,喪失了在戶外自由自在地跑跑跳跳的機會。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5 ^" [$ k1 x( ~9 p( c \# z
ParticipACTION首席科學官特倫布萊醫生(Dr. Mark Tremblay)表示,民眾在短期安全及長期健康兩方面失去了平衡,冒險(risk)不等於追求危險(danger),讓孩子自由地對周遭環境進行評估及作出決定,將有助他們建立自信,也可培訓技能,學習解決問題,了解各樣限制,增強適應力。5.39.217.768 J2 g/ Y* V0 Z
+ b+ w) D1 s+ j$ I( ?9 Z: E公仔箱論壇家長可讓孩子「受傷」中成長
2 j4 N3 S+ r. g6 h# v9 k% o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w1 x7 K0 ? O( X
報告提出其中一點,很多父母小時候都會進行刺激活動,像跳高爬低、在樹林裏遊玩、快速地移動等等,到現在卻被視為危險動作。報告並不否認,任何運動都有受傷的可能,兒童在運動中受傷也是常見,但絕大部分傷勢都很輕微,只要不是過分危險,家長不妨讓孩子「間中」受一下擦損膝蓋,或撞撞手肘等無傷大雅的傷。
! M( J+ b: x* `& U7 j! h4 ?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7 p3 T( t9 P! L- W9 h6 N
ParticipACTION總裁安達妮斯(Elio Antunes)指出,絕對不贊成將兒童置於危險情況,但現今社會對此似乎走向極端。; J2 A* U+ t5 @6 w/ K0 Y
不論是害怕孩子獨自外出遊玩,還是擔心孩子擦損受傷,成年人已慣常將兒童留在室內嚴密監管,但留在室內除了活動量降低,也會出現更多久坐機會。
; }5 r; R% R7 ^9 h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I. a6 C0 I' Q
學校宜鼓勵學生多走出戶外tvb now,tvbnow,bttvb: T- C ?: y6 B- n# c3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a3 a/ G! q. d* p& g3 X
她續說,除了家長,學校也要肩負相關責任。很多學校禁止學生在小息時玩皮球,也不准在校內奔跑,事實上,學校應鼓勵學生走出室外活動,而非諸多限制。
# z) d% u" v y$ ?tvb now,tvbnow,bttvb$ @% y# _7 J9 {( G
根據報告顯示,3至4歲的加國兒童中,有7成達到幼兒期的運動標準,即每天進行180分鐘任何形式的運動。然而,5至11歲的兒童,運動量達標的比率便急降至只有7%,12至17歲的青少年更只有5%達到標準,即每天有60分鐘的中度至激烈的運動量。中度活動包括快步行、滑板和騎單車等,激烈運動則是跑步、籃球或足球等。5.39.217.76, j9 K! v1 U+ A4 t
, [) L) ?. c5 q O. j
報告建議,要全面提升兒童及青少年的每日活動量,應鼓勵混合各種可以活動機會,例如參與運動組織、活躍的戶外活動及減少使用交通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