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mr2907 於 2011-9-18 03:34 PM 編輯
+ ]2 } H+ L4 b) a1 p公仔箱論壇0 p+ f w" G8 t6 H1 @ s
最近有群眾向“新華視點”記者反映,浙江一些部門和單位借助權力在生態環境優越的遂昌縣開辟農產品“特供渠道”,讓當地一些綠色農產品基地高標準保障其部門和單位內部供應。對此,一些市民擔憂,“現在食品安全問題讓群眾防不勝防,作為政府部門尤其監管部門,如果只顧保障自己吃好喝好,安全無憂,這樣會不會把公眾焦慮的食品安全監管置之于腦後?”(9月16日新華社)
9 N1 o; N1 j H2 F8 r4 { 毫無疑問,農產品“特供渠道”的存在,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我國食品安全不盡如人意的現實。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講,“特供渠道”涉及的領域越廣泛,食品安全的狀況就越讓公眾擔憂。畢竟,人們有理由相信,既然掌握那麼多資源和手段的單位都選擇“用腳投票”來躲避不安全食品的侵襲,“無處可逃”的公眾只能接受不安全食品的傷害。tvb now,tvbnow,bttvb- f, ?7 d) ?, z7 B- v
一些握有公權力的官員,原本既是不安全食品的監管者,又是真正意義上的消費者,哪怕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也有理由運用好手中的權力做好監管。但是,恰恰由于“特供渠道”的存在,使得他們可以最大限度地“豁免”自己的消費者身份。
2 b1 r* {6 ?( s6 M2 C9 c 一旦作為監管者的官員,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缺乏感同身受的痛楚,其就很難真正盡到切實履行職責為民解憂的責任心。道理很簡單,既然不是利益攸關的當事人,就感受不到身處其中的當事人的真實境遇和切膚之痛,自然也就很難像關心自己利益的理性人那樣盡心盡力去做好監管工作。5.39.217.766 P" Q5 k- X$ F
事實上,這樣的尷尬不僅存在于食品安全領域,而是涉及很多民生事項。比如說房價,應該說這種狀況的形成有很多種原因,但其中一個原因是,一些制定住房方面公共政策的官員,由于有福利房、集資房等購買住房的“特供渠道”,感受不到高房價對自己的影響,就很難制定出真正導致房價回歸理性水平的公共政策。正如上海市市長韓正在談到房地產調控時所言,“現在討論如何解決住房問題的人,都是沒有住房後顧之憂的人,是解決不好的”。
, d, Y4 q0 K+ ` R( a V公仔箱論壇 從這個意義上講,若要讓官員在解決這些問題上更有積極性,必須通過有效的制度設計,盡可能地減少官員通過“特供渠道”來“用腳投票”的可能性。就像那個經典的“切蛋糕者最後拿即可保證分配最公平”的例子,因為如果切蛋糕者最後取蛋糕,他就會最真切地感受到起初分配不公平給自己帶來的痛感,因此他會在一開始就竭力地維護分配的公平。這道理也正如央視主播張泉靈在微博上的那句話:所有喝特供水,吃特供菜,住特供房,走管制路的人,總要呼吸與我們一樣的空氣,所以我堅信,空氣質量會不斷改善的。/ I! r) O) {8 {+ J% E T4 m
這樣看來,唯有通過有效的程序設計,確保作為監管者的官員,也是監管不力的受害者,才能真正讓其像理性人那樣承擔起應負起的責任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些監管者“任憑民眾質疑,我自怡然自得”。(文/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