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應及早給“菜賤傷農”怪圈畫上句號

資料圖

    在土豆銷售依然不樂觀的情況下,山東、安徽、遼寧等地又出現了白菜滯銷的情況,部分地區的批發價格從2010年的每斤1元多跌到了現在的1角錢。記者了解到,受韓國泡菜危機等炒作影響,白菜價格2010年一度達到歷史高位;菜農們紛紛擴種,卻直接帶來了價格的暴跌。(11月8日央視報道)4 D( A2 ^4 t' N) v6 V
    11月8日,山東省肥城市桃園鎮營裏村白菜豐收已成定局,然而正在菜田收割白菜的楊建山夫婦卻愁眉不展。“地頭價才五分錢一斤!還沒有人要!”這樣的“白菜價”,對于農民而言不啻一場災難——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民一家人一年的生計就“押寶”在幾畝地上,哪裏經得起“菜賤”的折騰?
2 b* e$ a8 r1 T$ m: M    當然,今年價格下跌的農產品何止白菜,蒜價、姜價等都是一路暴跌。在山東,棉價去年7元/公斤下降到今年的3.5元至2元/公斤,因為價格低,至今有數十萬畝棉花根本無人採摘。
) d4 e6 @4 O! r9 n' Z& t- q5.39.217.76    最近幾年,肉賤傷農、果賤傷農、菜賤傷農等事件每隔一兩年就會上演,形成一個“怪圈”。今年的“菜賤傷農”只是這個“怪圈”裏的一個節點而已。如果沒有根本性措施,這種讓農民流汗又流淚的菜賤傷農“怪圈”,還會持續上演。* {+ i0 j% h7 Y5 Y
    有人將“菜賤傷農”上升為經濟學,認為“大小年”效應決定了“菜賤傷農”的慣性輪回即農民種植、養殖習慣“跟風”,今年什麼農副產品短缺、物價高,明年則會趨之若鶩,盲目種植、養殖,結果造成供大于求,價格暴跌,導致菜賤傷農。但筆者認為,僅僅簡單用經濟學原理把脈“菜賤傷農”之病,甚至將其歸咎為市場調節這雙“看不見的手”,是不夠全面的。9 R: {4 R7 x' i( w9 l
    誠然,“菜賤傷農”固然有農民盲目跟風種植、養殖的自身因素,但也與經銷商唯利是圖不無關聯。遭遇農副產品歉收,他們則哄抬物價;豐收時,又不顧農民利益壓質壓價,甚至因為利潤小而拒收。蔬菜銷路“短路”、菜價“貶值”,處于產業鏈最低端的農民必然被動“受傷”。但“菜賤傷農”歸根結底,原因還是出在農業發展之路上,那就是農民的“小生產”與現代經濟的“大市場”之間,不能有效實現產銷對接,基本脫鉤,在市場上仍處于被動地位的農民,難以應付市場上任何風吹草動。所以,“菜賤傷農”不僅是經濟問題,還是社會問題。公仔箱論壇+ C+ V; A% Z/ v9 R. |1 V9 n
    “菜賤傷農”不僅是農民之痛,更是公眾之痛、社會之痛。遵循“大小年”效應,今年“菜賤傷農”,明年必定“菜貴傷民”。最近幾年,對于農副產品價格,各級政府部門不是忙于抑價防飆漲,就是忙于平價防暴跌,“菜賤傷農”危害由此可見一斑。很顯然,及早給“菜賤傷農”怪圈畫上休止符,時不我待,而且政府部門責無旁貸。9 U( ^( J# ?+ o0 a) s
    破解“菜賤傷農”怪圈,考驗地方政府管理智慧。短期看,農民種什麼,不能讓農民盲從所謂的“市場化”自我調節,地方政府一方面應為農民提供市場信息,加強科學預警,引導農民合理科學地種植。另一方面鼓勵和幫助農民建立通暢的銷售渠道,比如實現農超對接機制。農超對接是國外普遍採用的一種農產品生產銷售模式,目前,亞太地區農產品經超市銷售的比重達70%以上,而我國只有15%左右。從長遠看,地方政府要探求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協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政策措施,推動菜農投保,引導蔬菜生產流通主體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建立新型農業合作之路,提高農民種植、養殖抵禦風險能力等。(惠銘生)

白菜滯銷呼喚蔬菜儲備制度提速 (瞿玉傑)

就在農民們依然在為土豆銷售發愁的時候,山東、安徽、遼寧、新疆等地又出現了白菜滯銷的情況。價格從去年的一元多跌到現在的一毛多。天氣越來越冷,大白菜如果賣不出去就會被凍壞。所以現在大白菜的價格也是一天一個價地往下跌。(11月8日央視網)
/ X7 K! I  M) `( \3 }" y) h5.39.217.76近些年來,菜賤傷農的新聞時有耳聞。據《廣州日報》2010年12月13日報道,由于2010年上半年大蒜價格飛漲,引發不少菜農盲目跟風搶種,誰知半年過去後,原來10塊錢一斤的大蒜,現在卻跌到1元、9毛、甚至8毛一斤還賣不出去。應當看到,菜賤傷農事件頻發,在嚴重影響農民種菜積極性、制約農民增收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城市居民“買菜貴”的問題。就此而言,菜賤傷農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是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民生問題。
2 v& [7 k  k  W4 F# F" K, @( otvb now,tvbnow,bttvb為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2010年8月1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政策措施,提出要制定完善蔬菜市場供應應急預案,建立蔬菜儲備制度,確保重要的耐貯存蔬菜品種5到7天消費量的動態庫存。從報道的情況看,北京、天津、青島等一些城市雖然已經試水蔬菜儲備制度,並初見成效,但從全國范圍來看,蔬菜儲備制度的建設總體上仍然不夠理想。這種不理想表現有二:一是不少地方建立蔬菜儲備制度的積極性不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希望上級政府幫助解決或部分解決建設資金的問題,因而時至今日,蔬菜儲備庫的建設仍未提上議事日程;二是已經建成蔬菜儲備庫的城市,主要是北京、天津等蔬菜消費大市,其目的主要是緩解本地蔬菜供應緊張的矛盾,而非解決農民賣菜難的問題。公仔箱論壇9 @2 |7 }9 V. u
此次土豆、白菜滯銷事件提醒我們:我國的蔬菜儲備制度建設亟待提速,不僅蔬菜消費大市要建設相應規模的蔬菜儲備庫,蔬菜主產區更需要建設適當規模的蔬菜儲備庫。從某種意義上講,在蔬菜主產區建設蔬菜儲備庫對于調節市場供求關係、保障農民的經濟利益,作用更為顯著。當然,要想讓蔬菜儲備制度真正成為終結菜賤傷農的利器,還需輔以“蔬菜最低收購價制度”、“種菜補貼制度”,給予菜農必要的保護和補貼。4 p" Z- C+ F- u5 M3 `+ K2 J3 J6 q  @
現在有一種觀點,似乎只要出現菜賤傷農的問題,就怨菜農信息不暢、生產上只會“跟風”。應當說這種觀點初看似乎有道理,實際卻站不住腳。所謂的“蔬菜種植信息”都是蔬菜種植後的統計結果,等到發布出來,對菜農來說已經是“馬後炮”,並無很大的參考價值。到那時,菜農即便知道自己又“跟風”了,也不可能將已經種下的蔬菜品種拔掉重種其他產品。因此,筆者以為,所謂菜農信息不暢、只會跟風生產實際上是一個“偽問題”。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