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對中國應試和填鴨式教育等諸多問題的不滿和批評,“在家上學”的中國私塾式教育風生水起。
& d5 G, B5 S1 f; t
( H+ W4 ^% k) f5 K0 ?8 B中國相關法律規定適齡孩子必須到學校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然而,中國教育制度暴露出的弊端卻讓有些家長開始摒棄公立教育,採用“在家上學”的所謂家庭教育,因為在他們看來中國的教育體制“扭曲孩子的天性,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是一個‘腦袋’”。畢業於北京大學、今年46歲的張喬峰就是其中的代表。張先生對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表示,他對自己的兒子採取“在家上學”進行教育是被中國“問題多多”的教育制度逼的,這種“問題一籮筐”的教育制度不能使他滿意:2 T& _5 M/ F* S, R( k
9 r& s: y% o5 L( c5.39.217.76“比如說知識和能力的培養比較。中國的教育主要是建構一個知識體系,而不是一個能力體系。中國學生普遍在創新能力、研究能力、探索世界的精神等解決問題能力方面非常欠缺。如果與美國相比,美國主要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 中國還是一種慣性,強調知識性的培養,灌輸和傳承。 此外,學校為了應試,在學生品德塑造,體育和意志品質的訓練等方面明顯不足。中國教育制度培養出來的學生可能在應試方面能力很強,分數可能很高, 學生為此付出的代價太大,這種教育是畸形的。”tvb now,tvbnow,bttvb* K" U3 O+ v H" ~
4 ]4 ]/ c( Q% |7 p, B不過,位於紐約的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謝家葉博士認為,雖然中國教育制度有許多問題,但從整體教育的角度看,公立學校教育的優勢還是明顯的,教育孩子還是去學校為好:
( F0 D! }$ \: n3 _" `* c公仔箱論壇2 A" G, [) ^# A. C1 Q, b( x
“因為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學習一點知識就可以了,孩子要接受方方面面的教育和歷練,比如說道德啊,文化啊,社會啊, 等等。如果教育不全面,不均衡,那對孩子將來的成長不利。此外,學校的教育設施通常比家要全要多,學校為孩子提供一個與孩子間和與老師交流互動的空間,增加孩子在社會中交流和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學校教育的不足,家長可以通過課外輔導等手段解決而不是全盤否定學校教育.”公仔箱論壇/ R0 m" P, L8 b+ w' T1 `
5.39.217.76- K( Z, P1 {7 v7 d7 }" g- X
謝博士進而表示,中國教育制度不是一無是處,近年也在不斷改進;美國常春藤大學近年錄取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也說明中國教育制度有其可取的成分。儘管如此,張喬峰認為中國目前的教育制度是個失敗:
' D2 o W9 R$ v- \) k) |5.39.217.76
! u0 ^, @, ~5 f% A“如果理想的教育是100分,中國教育能夠達到60分或70分,包括我在內的家長也不會把孩子放在家裡自己教育。但問題是,我認為中國目前的教育只有30分40分,根本不及格。 看到自己的孩子在這種不及格的教育制度中被耽誤,忍無可忍才採用 在家教育模式。 我認為,我的在家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種探索,至少對中國的教育發展是一個啟示,一個推動。“tvb now,tvbnow,bttvb% m3 c- s& |: b' \6 ^: F. h3 R
+ [6 M# P" s: k- T8 x4 _4 @8 |
法新社星期一的一則報道引述北京師範大學一位學者的話說,中國越來越多的家長要求在孩子如何教育方面有更多的發言權,“在家上學”的教育模式過去幾年在中國發展迅速。中國去年九月曾有報道說,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湖北、雲南等地都有大量孩子“在家上學”的個案;“在家上學”的教學階段涵蓋了幼兒園、小學、初中乃至高中,其存在形式多種多樣;有的是父母在家教育孩子,有的是親戚朋友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學習,有的是一個區域的孩子共同學習,小規模的私塾和學堂,等等,其中有些已初具微型學校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