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平為柯建銘關說案,在一片沸沸揚揚之中,最令人難以理解的,是民進黨左歪右倒的言論。綠營忽而指控此事為「政治鬥爭」,忽而指控特偵組「非法監聽」,卻對此案「政治干預司法」的本質完全略而不談。難道,民進黨認為立委關說司法個案,沒有任何正當性的問題需要質疑? 就在馬總統就此案發表了:「如果這不是關說,那什麼才是關說」、「這是台灣民主法治最可恥的一天」之聲明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一五一十模仿了總統的句法,回應說:「如果這不是鬥爭,什麼才是鬥爭」、「這是台灣司法人權最黑暗的一天」。這種態度,不僅顯示民進黨缺乏創意與獨立思考,更暴露蘇貞昌完全站錯位置。 試想,馬總統的譴責聲明,主要是針對立法院長王金平而發,甚至無意暗示民進黨大黨鞭柯建銘難脫干係;那麼,觀察蘇貞昌的發言,他究竟是站在誰的立場回應?是代表王金平,還是柯建銘?一個在野黨主席把自己放進這樣有特定指涉的位置上,越俎代庖回擊、反嗆,不僅顯得失格與錯亂,也把民進黨一起拖進了渾水。 此案一開始,民進黨的態度就顯得自相矛盾:一方面要求馬政府要立即查辦曾勇夫,另一方面又將案件上綱為「政治鬥爭」,說這是馬總統借特偵組之手整肅異己。然而,如果「政治鬥爭」之說成立,曾勇夫亦不過是間接再間接的工具,何以民進黨為「關說」的主角王金平、柯建銘大聲喊冤,卻認定「被關說」的曾勇夫應該去職,這豈不矛盾?再說,行政和司法部門不容被關說,而立法部門的關說卻能理直氣壯、不容監聽,這又是什麼邏輯? 更諷刺的是,在民進黨把十指指向特偵組「違法監聽」、馬總統「違憲」竊取國會議長通聯內容之時,對引發此一關說案的自家人柯建銘,卻始終未置一詞。蘇貞昌既未表態要調查真相,黨內亦無任何同志質疑柯建銘的行為違反黨紀,更沒有人反省身為立院黨團大黨鞭的柯建銘關說的嚴重性。民進黨向來「嚴以律人,寬以待己」,這並不奇怪;但對柯建銘寬縱到這種地步,又因「挺柯」及「反馬」延伸出對王金平的莫名偏袒,到了顛倒是非的地步,對民眾的指指點點似乎亦無所戒懼。 從在野黨的立場,要從每一場政治事件中找到自己的利基,並趁機倒打執政黨一耙,當然是最直覺的盤算。但別忘了,任何的政治盤算,如果打到連自己從政的初衷都忘了計算成本;那麼,就算有人能從中海撈一票,對整個政黨而言,加總起來卻可能是慘賠收場。 以這次的關說案為例,整個故事的脈絡並不難懂,民眾看到的是政治人物如何為自己的案件插手司法,並任意使喚部長及檢察長;許多人除感到不公,也認為這類扭曲民主法治的灰色地帶應該清理。但在民進黨眼中,卻似乎以為用政治煙幕、烏賊戰術來模糊問題焦點,可以「打馬」兼收鬥爭漁利,似乎更為划算。殊不知,在陰謀論的毒煙中,政府追求司法進步的意義即被抹煞,剩下的只有政治的死纏爛打。如此一來,民眾會覺得民進黨的黨格和進步性在哪裡呢? 我們要提醒的是,這次的關說事件,對國民黨而言固然難免是一場大傷,但若能利用機會好好清理政治關說的陋習劣風,未始不能立下一個憲政進步的界碑。相對的,民進黨如果抱著「逢馬必反」的態度,只是一味從旁叫囂、下毒,想要用政治陰謀論來模糊焦點或阻擋處理,不僅將暴露自己的藏汙納垢和徇私矯情,更可能因喪失理想而失去基層支持。而如果這次反關說的改革契機竟葬送在民進黨手裡,只因為全黨要袒護一個柯建銘,那民進黨無異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 當年民進黨誓死也要挺貪腐的陳水扁,結果遭人民唾棄;今天當國民黨願意處理王金平的關說,民進黨難道無論如何還要護著柯建銘?我們關心的,其實不是民進黨如何在政治上飲鴆止渴;我們關心的是,政治上過度的陰謀論和對立操作,將淹沒社會的是非黑白,會把人民帶向虛無。從關注社會價值及民主發展出發,我們呼籲民進黨拿出道德勇氣就事論事,幫助台灣追求進步。
1 \. G: c/ z(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