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憲政體制設計,我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權力,雖遠不如美國國安會,應僅限於總統的幕僚性質;但由於角色定位曖昧不清,運作上有極大想像空間。馬總統長期倚賴的政治幕僚金溥聰近日將回國接任國安會秘書長,國安會的角色是否會因此變質,成為「有權無責」的體制外決策機關,甚至凌駕行政院的憲政職權,值得關注。 國安會妾身未明,直接原因是憲法增修條文賦予總統「制訂國家安全重大方針」之權,切割了行政權。民國八十二年國安會組織法的制訂,確定將總統關於「國家安全」的法定職權定義為國防、外交和兩岸關係三項,並賦與國安會的幕僚角色。到了陳水扁時代,進一步擴大國安會的組織結構,讓國安會雖名為「幕僚單位」,實際上具備一定的決策權能。 儘管國安會的權責有其基本界定,但國安會的實權仍相當程度取決於總統的態度,以及國安會秘書長角色的實際發揮。李登輝時期,國安會秘書長多半由軍情、外交專才出任;陳水扁時代,則變成由重要政治幕僚出掌。曾在扁政府擔任國安會秘書長四年之久的邱義仁,甚至還以此身分擔任民進黨的選舉操盤手,引來當時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批評,說他「角色混淆」。 到了馬總統時代,國安會的角色仍諱莫如深,並不透明。此次發布金溥聰擔任國安會秘書長,總統府和金溥聰本人都宣稱主要目的是為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與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等區域經濟整合,與選舉無關。但從國安會過去歷史來看,如何讓職權「僅限於國家安全事項」,恐怕仍是個複雜的課題。 從法制看,國安會組織法雖將國安會定位為「總統決定國家安全有關大政方針之諮詢機關」,秘書長的職權僅限於「依據國安會決議處理會務,並指揮、監督所屬職員」;但國安會的組成,以總統為主席,副總統、行政院正副院長,內政、外交、國防、財政、經濟部長,以及陸委會主委、參謀總長、國安會秘書長、國安局長,都是當然出席人員,儼然是個由總統主導的「小內閣會議」。 金溥聰在馬政府的角色一向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之姿,他雖強調自己信奉「角色主義」,不會踰越;然而,他的核心角色就是馬總統的首席政治幕僚,因此,無論他進入哪個職位,哪個職位就成為權力核心,這是勢所難免。金溥聰擔任台北市新聞處長、副市長時如此,擔任國民黨秘書長、駐美代表時,更是如此。未來在「小內閣會議」裡裡外外,金溥聰一方面可銜總統之命總綰核心幕僚群,另一方面可透過國安會議召開直接影響決策。金溥聰將是馬總統任內「權力最大的國安會秘書長」,已無庸置疑。 尤其七合一地方選舉,和總統、立委大選接踵而來,選舉成敗繫於政績,包括加入區域整合,任何重大政策,恐怕都難與選舉脫鉤。退一萬步言,宣示未來國安會任務將以加入TPP、RCEP為主,則包括經建、交通、農業等原本不在國安會議的內閣成員,都將成為國安會議的「必要出席者」。如此,不得不令人擔憂,國安會議是否會從「總統的小內閣會議」變身為「秘書長的太上行政院會」。 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則就是「權責相符」。雖然我國憲政體制常被批評為「權責不清」,但總統直接民選,對民意負責;行政院長是國家最高行政首長,除向總統負責,亦受立法院監督,彼此憲政關係仍有一定的制約。然國安會若一旦成為「太上行政院」,這僅有的權責制約關係勢將蕩然無存。馬總統念茲在茲希望留下歷史地位,相信不會樂見「憲政體制的破壞者」稱號,在任期的最後兩年加諸己身吧。 公仔箱論壇3 n) D/ j/ s0 n" u: q& H, ~7 n7 b" d
1 A! n7 C C$ s, C5.39.217.76
5 K- Z. n5 i1 [4 V$ c
4 n0 ~2 R- {" t. b(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