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弒母的悲劇如何不再重演

  2月7日鄭州一所名校的高二學生成才(化名)在家中親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17歲的成才供述殺人動機時說:“不後悔。我可以不用學習了,不用壓力那麼大了。”2月22日,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故意殺人罪將成才批準逮捕。(2月23日《法制日報》)
, v: P/ [* f) x' A) g5.39.217.76  被害母親平時對兒子的管教很嚴,兒子盡管屬于好學生行列,但還是經常遭到母親的高壓擠兌,而永遠也補習不完的課、幾乎沒有放松時間,必然令本就性格敏感的孩子心靈扭曲。因此,這是一起因家庭教育不當而爆發的嚴重攻擊行為的典型案例。而從最近的媒體上我們看到,吸毒、縱火、搶劫、弒父殺母等少年犯罪案件迅速上升,其極端行為的背後,似乎隱藏著他們對家庭、對社會莫名的“憤怒”和心靈的極度饑荒。極度饑荒“孕育”出的惡果是極其可怕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少年心靈的極度饑荒?
: l* t- K9 ~, X% F; ]# G4 h# E  家庭是直接殺手。隨著社會轉型步伐的加快,人們對財富、地位的片面追求,使一些人忽視了生活中最根本的東西——愛與寬容,婚姻牢固性受到多方衝擊。有的父母毅然放棄了“為了孩子”的信念,堅決走上了離異變故的道路。即使有的父母勉強維持現有婚姻,因為和諧的局面已被徹底打破,家庭氣氛變得空前緊張,孩子們幼小的心靈無法承載父母“裂變”的威力,有的變得異常孤僻自閉,有的則直接將“仇恨”撒向社會。而在一些健全的家庭裏,孩子自然成了眾星捧月的“酷愛”,一些父母將社會壓力和自己對未來的期望,轉嫁到孩子身上。被害母親不工作全部身心投入到兒子身上,這種過度的關心是可怕的,必然為魔鬼式教育孩子埋下伏筆。而其父親雖然賺錢養家很辛苦,但平時如果能抽出一點時間與孩子談心交流,又何至于令兒子最終選擇“魚死網破”的極度愚蠢之舉?也正是家庭極端的培育方式,導致孩子們感到窒息,心靈負重無法釋放,以致心理變態,精神失衡,進而憤怒至極,走上邪路。tvb now,tvbnow,bttvb4 y& z5 E$ C; g) i
  社會是間接幫兇。學校應試教育的指揮棒從未放下,在這個“以分取勝”的年代,家長只能“聞風而動”,學生們更無選擇的余地。所以,分,不僅是學校和老師的命根,更是學生家長的命根。在這種多管齊下的無情擠壓下,孩子們燦爛的童心蒙上了灰塵,本該自由自在的童年變得索然乏味,活動的空間不是教室,就是書房,始終走不出書本的“魔掌”,本該寬松清鮮的校園和家庭空氣是那樣令人呼吸急促。正是在這種扭曲的環境中,遊戲機、黑網吧等不良載體乘虛而入,輕松入侵,巧取豪奪了孩子們稚嫩的心腦,即便學校家長和有關部門再怎麼“禁令高懸”,也未曾阻擋住他們“紅杏出墻”的腳步。當我們把滿腔的仇恨射向這些不良載體時,是否愧于自己的失職?
* @# R; Y2 R; w" o2 K4 C公仔箱論壇  一個17歲的少年用弒母的極端行為,向我們的社會和家庭發出了一封A級警告信:知識的貧乏可以填補,心靈的饑荒必然開出毒花惡果,讓這些毒花惡果泛濫,那是對一個民族的毀滅。意欲改變這一現狀,誠然需要“高度負責”、“齊抓共管”等口號式的呼喊,但千萬別忽略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這些樸素的方法源泉。作為家長不能僅僅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也不能片面敬愛那個自己難以實現的目標強加于孩子身上,要多了解和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這包括安全、愛、尊重、直面死亡、歸屬感等等;要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理想、願望,允許他們有自己的活動空間,允許他們犯錯誤。而在教育體制、教育方向和教學方法上,我們的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應該拿出積極的行動來。總之,要通過各方努力,盡快讓孩子們饑荒的心靈長出片片綠洲,讓那些不該發生的弒母悲劇不再重演。(周稀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