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想像的神話:阿里山與武夷山本同源?

作者在中國生活十二年,從台籍陸生到重點大學教書四年的台籍陸師,以不同身分親歷其境地參與了中國轉型最戲劇化的時期。是這個世代的台灣知識分子對中國觀察與書寫的重要一人,這次他要以現場對中國年輕身影與教育故事的深度觀察,拆解中國的八、九○後將迎∕贏來什麼樣的未來? 中國教科書中最讓筆者感興趣的是關於「祖國」 的論述,「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這個僵硬論調,到底在教科書中是如何呈現的? 非常有趣的差異是,一九八七年版本提到台灣的課文僅有兩處,現今使用版本提到台灣的課文反而更多。一九八七年版本中,首先提到台灣的是第四冊的〈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國台灣省的一個大湖。 日月潭裡有個小島,把潭分成兩半,一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 ,一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兩潭湖水相連,像碧綠的大玉盤,小島就像玉盤中的明珠。 日月潭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四周是密密的森林。日月潭的水很深。山林倒映在潭裡,湖光山色,非常美麗。 我愛美麗的日月潭。我愛祖國的台灣島。 另一處則是十二冊的〈難忘的一課〉。這一課描述一位二戰結束之後,到台灣航運公司工作的作者的見聞。作者在高雄的小學裡,看到老師用台語(課文中的表述是閩南語)以及不熟練的國語教小學生國語,黑板上所寫的字正是「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這一課與台灣戰後初期的景況頗為接近,當時不少台灣人認為脫離日本統治,回歸「祖國」 後,台灣人出頭天的日子終究要來臨。二二八事件受難者林茂生在日本投降後所寫下的「從此南冠欣脫卻,殘年儘可付閒鷗」 便是這類心情的表達。 至於在現今的課本中,「祖國」 與台灣是如何表述的? 在北師大的這套教材中,一年級上冊的〈家〉便出現這樣的課文:「藍天是白雲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小河是魚兒的家。我們就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在祖國的疆界想像中,當然也會出現台灣,在這套教材中,台灣也出現了幾次,如二年級上冊的〈祖國在我心間〉: 小小的地球儀擺在眼前,媽媽誇我的眼睛真尖: 第一眼就找到中國,像隻金雞昂首在太平洋邊。 第二眼就找到北京,遼闊的版圖上那紅色的星點。 第三眼就找到故鄉福建,隔海望去就是祖國的台灣。 若問我眼力為什麼這樣好,因為祖國時時在我心間。 另外,三年級上冊的〈日月潭的傳說〉則介紹了日月潭的由來,這個傳說與台灣一致。不過,在人教版四年級下學期的教科書中,筆者卻發現了一個「神話」──〈阿里山與武夷山的傳說〉。課文中,告訴小朋友一個神話:很久很久以前,阿里山是與武夷山連在一起的,不過,後來山上出現一個妖怪占據了整個大山,原本生活在大山裡的人們也只有移到別處生活。十九歲的女子花珊,原與母親一起生活,面對妖怪的破壞,她苦練功夫九九八十一天後上山消滅妖怪。與妖怪的激烈決鬥過程中,力大無比的妖怪將大山切成兩半,山下冒出海水,這海水便是台灣海峽,而切成兩半的山一個是武夷山,一個則是阿里山。花珊最後雖然解決了妖怪,但她卻與母親分開了,母親依舊在武夷山生活,而花珊則因山的斷裂在阿里山生活,兩人隔海相思,花珊思念母親所掉的眼淚也正是日月潭的由來。 這個故事顯然是在創造「想像的共同體」 的神話─兩岸本是骨肉相連,因故分離而又彼此相思。不過,這則神話很難解釋阿里山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生活習慣、語言差異乃至祖先起源神話等的差異。 除此之外,另一個如同吳鳳的神話則是三年級上學期的〈四盤禮品〉。這篇文章描寫一六六一年初,鄭成功收復了台灣的許多地方,此時侵略者荷蘭緊張萬分,於是放出鄭成功將搶奪高山族(原住民)糧食的消息。一日,鄭成功到原住民部落巡視時,頭目阿祥獻上四盤禮品─幾錠金子、一塊銀子、一束草、一塊土。結果鄭成功拒絕了這四盤禮品,理由是他是要收復台灣的土地,不是為了金子、銀子。原住民大為感動,並爭先恐後加入鄭成功的軍隊,驅逐荷蘭人。 事實上,鄭成功因為屯田之故,跟原住民之間關係緊張,並非如課文中所說的那樣忠義服人。然而,鄭成功在中國歷史中卻無比重要,其理由在於鄭成功連結了中國與台灣,更重要的是,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之舉被視為對西方帝國主義的成功反撲。在這裡,虛構的歷史也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環。 (本文轉載自李政亮之書《中國課:繫上紅領巾的中國式青春》tvb now,tvbnow,bttvb4 R! H6 Y# a$ ^0 c

& J  K( _/ s& E0 M& ?+ h. K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O9 t3 J! K& e/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