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宣布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後,連日引起日、美、韓、澳等國不滿。美國在48小時後派遣兩架B-52戰略轟炸機在未通報中國下,飛越識別區後返航,美日艦隊27日並在識別區軍事演習,南韓戰機也進入識別區,挑戰中國。但中方除了言詞,迄無反制動作。事件讓人聯想1962年蘇聯在古巴部署核飛彈,最後卻被美國硬逼收場的失敗屈辱。識別區是否屬中國新成立的國安會運作下的產物,尚難證實,但習近平宜步步為營,避免重蹈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覆轍。 從23日北京宣布東海防空識別區迄今,西方國家和媒體幾乎一面倒批評中國,指責「挑釁」、破壞現狀、有霸權心態,與「和平崛起」基調不合。這些批評或許帶著西方傳統反中國信念,未全然公允,但北京做法亦有值商榷之處。譬如事件源於中日對釣島主權爭執,是日本先宣布將釣島「國有化」,企圖轉變行政管轄權為主權,破壞現狀的禍首是日本,不應是中國。套句大陸用語,北京是被「倒逼」,建立防空識別區納入釣島,想尋求主權相互抗詰,為將來談判奠定法制化基礎;也倒逼美國,測試其意向是否中立。但北京的片面手法,對外說服力不足,仍予外人「霸權」的議論。 再說,美、日早在1969年即設防空識別區,全球20國有各自的防空識別區,日本防空識別區且擴大至距中國海岸不遠處,如今中國國力崛起,學樣畫定防空識別區,就被指「破壞現狀」,中國當然不接受。但從決策思慮和後果看,北京出人意料的宣布,或許時機倉促,過程粗糙,以致宣布4天來,國際輿論負面反應居多,可能讓中國得不償失。 首先,中國有無執行全面識別和反制能力,對所有「違反規定」進入識別區的外國飛機,解放軍戰機都能全面升空警戒、辨識、攔截甚至驅離嗎?這個貫徹規定的「執法」能力,恐有未殆。如外國全面杯葛,解放軍將疲於奔命,如難以貫徹,最後將不了了之嗎?美軍B-52戰略轟炸機飛入識別區一小時,聲稱是早定的計畫,其實是存心測試中國反應,這也是美國霸權的抗拒心態,卻未見中國戰機飛來查探、攔截和跟蹤,中方事後只能說「全程監視,識別類型」。對B-52是否飛越釣島上空,中美各說各話,正面看是中方隱忍克制;反面看則是該海域屬公海,除非有意挑釁,否則監視即妨礙自由飛行權,何況美日聯手軍事實力凌駕中國,北京眼前很難挑戰,更不敢挑起無謂戰火,則宣布識別區反讓自己陷入進退為難的尷尬處境,國際間面子上未必好看。 其次,中方要求進入識別區飛機,須通報飛行計畫、身分識別、無線電頻率和標識,但港澳軍事專家認為,或許決策倉促,且缺乏國際法知識。依國際慣例,民航機飛經識別區一般不需通報,除非準備進入領空,中方將民航機納入通報範圍,顯未與大陸民航部門協商,而是草率決策,有可能是軍方鷹派輕敵冒進,以致招來國際群起反對,中國反而陷入被動不利處境。 最後,北京似未經完整充分評估即宣布識別區範圍,被指是「含蓄的威脅」。如今後各國杯葛規定,識別區即難真正執行,宣布變空文徒具形式,對「大國威信」恐屬莫大傷害。西方媒體已在北京外交部記者會詢問誰是「紙老虎」,中國對內、對外處境都將很尷尬。甚麼因素造成如此唐突決策,只有待日後揭曉。 當然,防空識別區不是領空、不是禁飛區,更不是軍事衝突交戰區,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或許北京想建立與日本對等的法制基礎,為將來釣島主權談判鋪墊,是針對日本而非美國,只是也藉識別區試探美國底線和真正意向。但美國回應十分冷酷,B-52和美日聯合軍演有如回敬兩記冷耳光。耐人尋味的是美軍B-52轟炸機飛進識別區,北京迄今未提抗議,態度克制或有其他考量。畢竟美國仍是遏制日本冒進的最有力推手,北京須借重,不能與美國過度對立。中國亟欲成為世界領袖大國,當然有權維護自身利益,但宣布識別區舉措太突兀,忽略現實上可能遭遇的挑戰和執行難度,都成傷害中國形象的因素。 事實上,美國已藉立即而強硬軍事行動,宣示維護東亞穩定的決心,也再次重申「美日安保條約」適用釣島海域。從外交角度看,東海防空識別區目的尚未達成,反而堅定美國「偏袒」日本決心,美國證明自己是東亞和平維護者和仲裁者,中國無法「去美國化」取代之。反而北京須努力尋求說服美方,承認釣島主權的「爭議現狀」,再藉外交談判解決,才是治本之道。 1962年赫魯雪夫想挑戰美國,在古巴部署核飛彈,但在甘迺迪總統強硬反制下,最終逼使赫魯雪夫撤走飛彈。防空識別區屬防守性舉措,目的在爭取中國權益,自難和部署飛彈威脅美國的用意和攻擊性相類比,但兩者手法和過程卻有部分雷同。習近平宜記取前車之鑑,避免重蹈赫魯雪夫無功而返、顏面全失的覆轍。
8 B4 V$ D! s7 G) e5 a!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1 Y$ m5 Y. `+ z A8 O公仔箱論壇
. Q" H: |6 C) e+ L; s( [7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