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中國人民大學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該校自主招生政策:在2012年自主選拔錄取招生考試中實行“校長直通車計劃”和“圓夢計劃”。而圓夢計劃關于“考生資格”的一段表述引發廣泛爭議:被推薦的考生原則上要求平時成績排名為所在中學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內無大學生的農村戶籍學生。
! ]2 x: {' L$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一段時間內,“寒門再難出貴子”,成為輿論反思的焦點。作為回應,北大、清華等高校,在最新的自主招生政策中,紛紛選擇對偏遠地區、貧困家庭予以政策傾斜。而中國人民大學,同樣順應了這一大潮,適時推出了自己的“攬才規則”。就初衷而論,其無疑飽含了對底層學子的厚重關懷。只是,具體到“表述”本身,其措辭仍不免令觀者詫然。
# ?1 l1 `. n: q+ d9 r( U: ~- |公仔箱論壇 在承認人大目的正確的前提下,公眾的種種反應,或驚呼雷人、或大聲力挺,無非是為苛求一種“最優效果”。須知,倘若操作失當,任何正義的動機,也會發生畸變。作為圓夢計劃的資格門檻,“三代無大學生”是否立論有據,自然是不得不深度考量的問題。按照校方的解釋,“圓夢計劃”注重擔當社會責任,探索解決基礎教育區域發展不平衡,與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稀缺之間的矛盾——那麼,“三代有大學生”,就與上述願景天然衝突嗎?8 f# I) o) V, Q" D! ]( @/ S J
至于自主招生,有限的“升學福利”,必得通過一套遴選機制分配。但,現在的糾結是,以何種標準分發指標,公眾、校方似乎都缺乏明確認知。可以說,“三代無大學生”,恰是共識無存的產物。表述背後,人大的考量邏輯其實極易揣測:“將深造機會給予最需要的地方,而從未出過大學生的家庭,當然最憧憬‘躍龍門者’”。思路看似並無不妥,卻無形間將“高等教育”視作“救濟性物資”。其潛臺詞是,因為“亟需”所以“投放”……
9 d9 U8 Y5 e1 {+ ptvb now,tvbnow,bttvb 那麼,難道只有“三代無大學生”的家庭,才會渴望“名校學歷”嗎?事實上,有太多家庭需要關照,而“三代無大學生”,顯然並不比“貧困”等標簽,更具感染人心的能量。“三代無大學生”,該家庭也極可能家境尚可;而縱使父輩“金榜題名”,亦無法確保子子孫孫不陷困頓。必須厘清,自主招生的政策傾斜,並不是為了將“高校深造”,作為一項無上榮耀讓更多家庭均沾,而是試圖藉此彌合階層固化、貧富懸殊等社會硬傷。
3 ~, f' ^& W9 h. O# f 在重申初衷之後,必須為“圓夢計劃”劃出最合理的目標對象。然而,你會發現,這只能是徒勞的嘗試。困境在于,在貧困、落後的地域大范圍內,沒有哪個群體會比其他群體,更有資格先享升學福利。任何一次劃線,都可能剝奪另一些孩子公平圓夢的機會。故而,對某些人的偏好,無異于是對另一些人的冒犯——歸根結底,“招生傾斜”只能是區域傾斜、指標傾斜,而不應成為小圈子內的精準派送。tvb now,tvbnow,bttvb7 _' u8 k, M5 b6 Y- {
在當下,在欠發達地區,“名校學歷”的“最需要者”是不存在的,或曰每一個孩子都是“最需要者”。單憑想象、主觀圈定並不實存的“最需要群體”,其後果是,所謂“教育救濟”,因排斥寒門學子間,最充分、最公開的競爭,而變得曖昧不清、厚此薄彼起來。 (蔣璟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