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原是東南亞最安定、繁榮的國家之一,但近年紅衫軍與黃衫軍的對峙,卻逐漸破壞它的民主政治。如今,街頭的群眾不肯退去,因應變局而舉行的大選又因許多選區無法推出候選人、許多選民無法投下選票,結果難產。曼谷的難題,似已逐漸變成一盤死棋。 七年多前,泰國前總理塔信遭軍事政變推翻後,曼谷經歷多次紅衫軍與黃衫軍的纏鬥,機場癱瘓,總理府被包圍,東協峰會被迫取消延期,首都幾乎成了戰場。同樣的戲碼如今再度重演,去年底泰國政府推出《政治特赦法》,被認為是總理盈拉為流亡海外的兄長塔信之返國鋪路,引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三個月來,觀光客銳減、股市大跌,但反對派也無法取得勝利。近月群眾示威手段越形激烈,不僅包圍政府官署,阻撓正常行政,在在企圖癱瘓政府。 盈拉被迫解散國會,提前在二月二日舉行大選;因為執政黨有信心勝選,自二○○一年以來塔信的黨機器從未輸過。盈拉希望勝選後,能重新確立執政的正當性。但反對黨不甘罷休,他們要求盈拉政府總辭,改設非選舉產生的「人民議會」,由國王指定臨時總理,由「人民議會」推舉賢能之士組成臨時政府;俟改革完成後,再舉行國會下議院選舉。 執政黨的貪腐,當然應該受到譴責;但反對派持續用街頭抗爭來擾亂社會秩序,卻不接受人民用選票來解決政爭,也同樣令人無法接受。畢竟,民主政治的常規就是以選戰代替內戰,以選票代替子彈;所謂「人民議會」,是踰越憲法的非常行為,等於是凍結了以選舉決定政府更替的程序,絕非民主國家的正常作法。 反對派領袖之一的前民主黨總理阿披實辯稱,是因為多數選民選出的政府不尊重法治,民主黨才出此下策。他強調,此次大選屬違憲,無法實現民主制度下的選舉目標。此一說法其實是強詞奪理,也被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批評是有悖民主精神,不遵守憲政。 在反對派的干擾下,這次全國三七五個選區有四十五個選區無法進行選舉;全國九萬個投票所,有將近一成投票所被迫關閉,六百萬選民無法行使投票權,主要集中在曼谷與南部。反對派宣稱,曼谷的大選投票率僅廿%,是歷史上最低;事實上,這是因曼谷有多達四八八個投票所因群眾示威被迫關閉。許多想要行使投票權的民眾,手持身分證,卻被抗議者擋在投票所外,甚至遭到武力驅趕。 由於許多選區因示威干擾無法投票,泰國選舉委員會公布二日大選的投票率為四十五.八%,並表示因選舉「尚未完成」,暫不公布結果,要等到一個月之後這些選區完成補選,才能公布本次大選結果。然而,不公布結果當然會對盈拉政府的正當性造成衝擊,尤其是反對派正尋求憲法法庭判決大選無效。憲法法庭也並不站在執政黨這邊,一月中旬泰國選委會曾聲請釋憲,以決定選舉是否應如期舉行,憲法法庭判定可以重新確定大選日期,並要求盈拉與選委會共同協商出新的選舉日期;結果,執政黨仍決定如期舉行,這當然使憲法法庭不滿。 目前司法單位正在調查特赦案與稻米保障收購政策中,是否有執政黨議員涉及瀆職;一旦確定有罪,議員當選資格將立刻遭到撤銷。難怪目前曼谷街頭不僅有「軍事政變」的傳聞,還有「法庭政變」的說法。 在阿拉伯之春革命普遍失敗後,泰國民主轉型有其全球意義。其一,是泰國對東南亞的民主具有關鍵性的示範作用,柬埔寨強人韓先主導下的選舉不公,反對黨已抗議長達數月;而緬甸政府正在考慮修憲,評估是否應冒險跨越不可逆轉的政權轉移,他們都在觀察曼谷的變化。 其次,遠在東歐與泰國情況類似的是烏克蘭,親俄羅斯的執政黨與親歐盟的反對黨正在街頭打得不可開交,同樣均徒具民主形式,而一次次的選舉只是讓正反雙方的動員更徹底,彼此的裂痕更加深。 曼谷街頭已陷入長期抗爭,如果朝野仍無法透過選舉解決問題,泰國無法走出動盪的泥淖。泰國的民主前途令人憂心,它暴露民主政治的脆弱更值得世人關注。
2 S; ]9 Z& o- h# }& j
& O. o0 P7 N" W1 @公仔箱論壇
; ^- k7 }( g0 P2 ]4 G6 _tvb now,tvbnow,bttvb0 |1 j: n, a9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 M; j7 o$ ]$ Q, P,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