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香港有心發展醫療產業,就要作一個通盤考慮,不只是批地建多一些私家醫院,與此同時,也要增加醫療其他方面的資源,其中醫護人員的數目是最重要的一環。5.39.217.76) u# I4 J# b0 y/ L
要是不增加人手,而僅僅增加私家醫院的病床數目,這些新增床位全部都有外來病人光顧,那很明顯,醫護人員會由公營部門流向私營。
a, o- u+ O: J2 V; U7 z. G9 k! n醫護人員,尤其是醫生由公營流向私營,一直都是正常的行動。如果幅度適當,那對公私雙方都是有利而無害。" [& b/ M) p" [0 ^/ @( \
幾年前,醫管局面對財政困難,本欄當時已經解釋過,公私部門人才流動,就有點像水煲內煲水時的對流,由底升到頂,然後向兩邊流去。累積了若干年經驗的醫生,轉到私營,留出空位予新進,這可令資歷深和淺的醫生平均分布。但當年經濟差,私家醫院叫苦連天,公立醫院醫生停止向外流去,結果醫管局積聚了大量達頂薪點的資深醫生,他們的停滯令醫管局增加支出而造成財赤。
6 ~9 Y3 L& j: e' }6 }+ _公仔箱論壇風水輪流轉,以前是積了太多資深醫生,現時則是過分外流。以前十五年年資才轉職,現在可能不足十年已經離開,造成公營部門不但人手不足,專業經驗也隨之流失。所以就算要搞醫療產業,也要兼顧速度,步伐太快,那就變成有錢有病看,無錢的就要排一條愈來愈長的人龍。
! Y! f+ L9 N'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事實上,現時總體需求加大,所以香港要增加醫護人員的供應。本地大學固然必須加大收醫科生名額,同時亦要檢討現時的保護主義政策,讓外地合資格的醫生也可以來港執業,否則政策就只是向醫生傾斜,市民是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