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卿/圖 近日,一個名為“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的機構在各大媒體公布第十一屆 “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中國中部百強縣(市)”“中國西部百強縣(市)”等評比榜單,其中竟出現17個國家級貧困縣,引發公眾的關注和質疑。經記者調查,“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是北京一家注冊資本僅10萬元的公司。
/ s* H% P' @7 I6 b/ _* t5.39.217.76 貧困縣成百強縣的荒誕,已然不是第一次引發熱議。猶記得當初榜單甫一公布,便激起輪番質疑與解讀。時至今日真相大白,諸多困惑終可得解。一家以盈利為初衷的公司,一套極為業余的測評流程,各色花錢買名次的直白交易……經此而後,任何詭譎的結果也可曰理所當然。“評選產業”泛濫成災,有人搭臺設局,有人願者上鉤,皆不過是“授受兩相宜”的詼諧遊戲。tvb now,tvbnow,bttvb' T4 Z; _( N0 s/ w9 A/ l4 p- v6 B
解讀開去,答案儼然無甚高深。所謂 “公司”,天然千方百計賺錢謀利。而巧立名目、生造榜單,亦是有效吸金的商業產品;至于,此類生意何以興隆不絕,似乎更是一望便知——“一些地方官員充斥政績需求。‘進入百強縣’成考核的重要指標,已經上榜則把‘進位爭先’當做下階段任務”。一言以蔽之,某些為官者需要借“百強”上位,“中郡所”恰好售賣著他們需要的一切?既如此,莫非又是“政績觀虛榮”之禍?
4 v8 a6 ^) p* E! s. P _9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偏差的政績觀”,一再成為剖析亂象的萬能句式!不可否認的是,此類說辭確有顯而易見的解釋力。但,倘若反思停步于此,未免太過淺嘗輒止,而越發像一種敷衍了事。為官一方,存在“政績需求”,不僅天經地義而且合情合理。基于此,履職才會更為積極、盡心。關鍵在于,“政績需求”並不會必然導致“偏差的政績觀”。當公眾一再將兩者畫上等號,有意無意間忽視了一個中間環節:失效的政績認可與評價程序。tvb now,tvbnow,bttvb9 w3 v {; `2 ?* N
需要厘清的是,成為“百強縣”當然是一種政績,而進入“中郡所”的百強榜單則是另一回事。當有官員奢望,藉毫無公信力的一紙排名謀求利益,是否意味著行政係統內部的晉升之門存在紕漏?須知,“中郡所”提供的排名僅是一種“虛擬政績”,脫離現實、遠離真實。而就是摻水至此,竟仍能為主政者“加分”。其間,查對的寬疏、審核的形同虛設,怎不令人啞然?必先有政績評測流程的不善,後有某些官員劍走偏鋒、虛撰政績。
4 S- q2 `/ l2 W3 O/ e& x6 i 虛擬政績並非政績,但現實中特定情境下,前者卻起著和後者同等的功用。官方版“百強縣評比”早已終止,“中郡所”的榜單業余且多余。試問,為何此等“水淋淋”的名次序列,會被公職部門認可、乃至成為官員攀升的墊磚?“花錢買排名”的縣長們,不會迷戀全無附加值的虛名。所以甘當謊言與騙局的合謀者,不外乎是覓到了快速上位的投機路徑。. V7 G8 `5 n3 n* z$ l! V
而今,人們一再指摘“偏差的政績觀”,卻對根源性的漏洞少有提及。如此,“評選產業”必會衍生出更多版本,以滿足官員市場對于虛擬政績的持續渴求。 (然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