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首爾召開核安全峰會期間,五角大廈官員隨即透露,美國有意在亞太(與中東)地區部署導彈防禦體系。美官員這番言論,原意為防範北韓(和伊朗)的核武威脅,卻意外添增了中美關係的發展變數。
7 a0 t2 B: b, G3 X
3 u& m( p# Q0 ~0 l6 e3 K& C5 d- X4 l
. E [- ~& E E! Z- P! f.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早在柯林頓總統時代,美國就開始計畫建構反導體系,以阻擋敵對國家的核武攻擊。小布希總統任內,美國曾試圖說服俄羅斯相信,北約在捷克與波蘭部署雷達預警及導彈防禦體系,為的只是防範伊朗的核武威脅,就如同今日美國為反擊北韓的導彈攻擊,而在阿拉斯加和舊金山部署類似的防衛系統。
1 ?: g+ q, q7 b! S0 W: E" r$ ~6 B& t5.39.217.763 e0 c$ x T$ R4 d0 N- B
& a+ X# ~! z) ~4 C% J
美國在歐洲建構反導體系的意圖,至今仍受到莫斯科的質疑,北京自然也不會輕信美國建立新的反導體系,目標僅針對北韓。就現況而言,美國冠冕堂皇的言論並非毫無道理。北韓曾多次進行核武試爆,日前宣稱將進行的衛星發射計畫,在美國眼中就是最新一次的彈導試射,目的為確認其擁有核武運載能力。為此,日韓已派遣神盾級驅逐艦,並啟動導彈攔截系統,表示將追蹤北韓導彈軌道,並隨時進行攔截與摧毀。
7 d3 [+ n8 k: ?& n3 i& o" Y公仔箱論壇/ e7 b: W; ~2 t* f2 N$ T \
# Y: t8 L$ {$ c( ?.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北京對美國防官員說詞的回應,堪稱謹慎而理性。中國外交部除了強調「各國應從維護全球戰略穩定與增進各國戰略互信出發,慎重處理反導彈問題,並以政治和外交手段體現普遍性安全」,並未提出嚴正抗議,反倒是北京官媒的評論較為激烈,多認為美方此舉是「項莊武劍,意在沛公」。
) s. g: }4 h2 I9 j. X公仔箱論壇3 [5 Z6 x6 r- b! e1 t
2 y+ M& C, g' r, w4 k公仔箱論壇 北京官媒的看法,亦非沒有根據。以目前北韓的導彈技術遠不如日、韓及以色列來看,美國本土並無立即的安全威脅,北韓若真膽敢進犯美國及其東亞盟邦,無異於自尋死路。歐巴馬對歐洲建構中的反導體系都能暫緩腳步,卻提出在亞太部署新反導系統的倡議,難免讓人懷疑是假防範北韓之名,行防備中國軍事崛起之實。 5.39.217.76: R, F# h V/ k8 c
; p* \# B2 i+ k9 F' @& g公仔箱論壇5 d) n& S5 B V# l; I( n8 Q
根據美國五角大廈的構想,亞太反導防禦體系的範圍從日本、南韓,經台灣、菲律賓延伸至紐澳。這樣的戰略布局形同在中國門前建立了一道防火牆,能產生「封鎖中國在第一島鍊內」及「確保美國航母免於導彈攻擊」的雙重功效。
8 y( K5 _) M* P/ @3 l3 y+ K5.39.217.76
$ O! `& Q0 [+ r- U9 z! i
5 p3 R% y& W; V Y1 i* v5.39.217.76 美國因為計畫在日韓澳境內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中國確實無法置喙,尤其反導彈體系重視防衛,且無攻擊意圖,美國意圖就算真想圍堵中國,北京也難以發揮阻擋力量。問題在於,中國會因此找到加強軍備的藉口,正如同俄羅斯已擬定2018年之前全面提升國防武力計畫,目的為制衡美國主導的北約導彈防禦體系。中國日後果真大幅度提升了戰略武器的質和量,甚至具有突破美國導彈防禦體系的能力,亞洲國家必然會出現惡性的軍備競賽,亞太國際關係亦將更趨複雜。
`! [( P1 a) ]! i. T5.39.217.765.39.217.761 Q+ `# [# A) Z0 a: c7 f% R-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 [$ s: i( s
北京其實也無須過度憂慮,終究美國的戰略意圖只是透過國防官員試探各方反應,華府未完成所謂「兩個三邊對話」(美日澳及美日韓),甚至於美俄未尋求歐洲反導體系解決方案之前,亞太部署反導體系亦僅止於構思,短期內不致於被納入華府的戰略議程;換言之,今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未底定前,該議題不可能明朗化。華府官員日前放出風聲,意在警示北韓,同時安定東亞盟邦之心。 7 a8 [5 Q+ w ?, |: s
公仔箱論壇" E, P# E4 u) o: \2 w7 \) {
公仔箱論壇1 G K# m" a4 p
鑒於美國大幅削減國防預算的結果,已經普遍引起東亞盟邦的憂慮和不安全感,美國即便已經宣示東亞領導地位的決心,但對部分亞太國家而言,「重返亞洲」的口惠遠不如部署反導體系,更具有「安撫人心」的作用。此時北京需要的是靜觀其變,謀定而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