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五(12月9日)舉行的歐盟高峰會討論由德國推動的財政契約,目的是制定歐盟監管各成員國財政紀律的權力,包括引入對違反財政赤字預算上限的國家的制裁措施。在英國反對下,建議只適用於歐元區的17國及其他表示願意簽訂新財政契約的歐盟成員。這個結果的贏家是德國,輸家是英國。
& a$ _1 M0 A% t) c; J公仔箱論壇' n% T" ?3 x: D
先說英國,它反對建議,是希望用否決權換取歐盟豁免英國遵守新規定的金融交易稅,以確保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不會受損,但一向對英國想享受歐盟的好處,又不願全身投入(例如不加入歐元區)最不滿的法國堅決反對予英優惠。反而德國總理默克爾氣定神閒,說英國應該清楚看到大家都同坐在一條船上。
/ W$ ?# [* ~* J" c8 x5.39.217.764 Y2 k# z S5 I* P2 G# o. Y9 s+ q
歐元區的金融危機由歐豬(PIGS)四國蔓延至意大利,然後有評級機構聲稱考慮降低法、德在內的15個歐洲國家的評級。德國一直遲遲拒絕讓歐盟加大援手措施,主要原因是鐵娘子默克爾希望利用這個機會整頓歐盟對歐元區各成員毫無監管的情況。今次歐元區國家同意簽訂新財政契約的同時是歐盟會提早一年,即2012年7月啟動歐洲穩定機制(ESM),同時增加救市規模。- E3 a/ `( X: s/ o
( W; D0 |! a- ^" s! e' h: N- ?
德國的強硬立場其實有歷史因素。一次大戰後,德國因戰敗要償還巨債,物價飆升,民不聊生。結果導致希特拉上台,禍國殃民。德國人聞債色變,更不忿自己慳儉,歐元區其他國家浪費,最終卻由德國付鈔。
- q6 H `( h- {5 f
9 V. D. o+ O$ n# t% `( b# f公仔箱論壇從與法國攜手成立歐盟,到東西德統一,到現在主導歐盟財政規管,德國在默克爾的領導下,逐步登上歐洲盟主席位。值得慶幸的是德國已走出納粹陰影,成為民主、文明的大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