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旅遊資訊] 臺北-臺北府城門

    1882年(清光緒八年),臺北府城建成。當時城開五門,東門曰景福,西門曰寶城,大南門曰麗正,小南門曰重熙,北門曰承恩。五座城市戍樓建築形式相同。. e5 b% y7 i. e5 Y
    一百多年的滄桑歲月和急風苦雨,臺北府城門也飽經苦難和磨礪,現今保存最完整的只有承恩門,為全省一級古跡。身臨其地睹物生情,成戍樓的雉堞甍瓦、飛檐楹柱不由使人想象當年“戍樓笛聲”的情景。清人李秉鈞詩:“一聲長笛海門秋,雲樹蒼茫聳戍樓。憑吊高歌緣底事,廢興只合門江流。”令人感慨萬千,並為它和整個臺灣的命運深思。tvb now,tvbnow,bttvb6 B# ]* S3 W" k; a/ @" K; u# F
    臺北府城門交通:搭聯營公車0東、49、206、220、502路等,在臺北郵局下,或搭12、52、238路等,在北門下。
台灣府城門-北門
) K5 W  }# Z* `$ j5.39.217.76城周一千五百餘丈南北較通西略長,為長方形的城池,並開闢五門,北門、東門附郭。北門名承恩門,城郭額銘「巖疆鎖鑰」四字。位置在今天於忠孝西路、延平南路、博愛路、延平北路及中華路交叉口,曾是台北城內通往大稻埕一帶的主要交通孔道。tvb now,tvbnow,bttvb3 u6 r2 g& ~( H4 N9 T( c9 B: a
5.39.217.76+ z5 T  t" y* P; h2 V# n7 r* A
「臺北府城北門(承恩門)」已被列為國家第一級古蹟
1

評分次數

  • civicboy1969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