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谁离中国更近?

● 陈颖  说来有些意外,在美国这段时间,不经意就能发现诸多中国的印记,有关中国的话题触手可及。
! R  b6 R% h9 @tvb now,tvbnow,bttvb  4月初,杜克大学的亚洲电影系列放映中国制作的《高考1977》,导演也到场跟观众交流。其后短短两周内,先是上海话剧名导演喻荣军的作品《资本·论》英语版被杜克大学戏剧系改编上演,全场爆满。接着的一个周六,放映的是近期讨论热闹、以中国北京大学为背景的电影《此间的少年》,观众也很踊跃。几天后在图书馆举办的一个小型古典作曲分享会,也有浓浓的中国元素,颇出人意料。那是两位音乐系毕业班学生带领一组乐手,以鲜见的古老乐器吹奏他们谱曲的作品,其中一位是华人学生。古音缓缓流淌,一听十分耳熟——原来,他受祖父家中陕西唢呐曲调的熏陶和启发,老调新编,重新配器,少了份欢快,多了份沉静,俨然是另一种风味。
( {( _6 @  u3 Jtvb now,tvbnow,bttvb  更多的中国印记来自日常生活。
4 e$ r6 m& ^3 u7 B- Itvb now,tvbnow,bttvb  听住在达勒姆(Durham)的朋友说,以往他们购买中式食材,多数需要驱车近一小时到一家大型超市,那里还有中港台最新影视剧出租。而如今,那家超市的中国移民老板把生意扩展到了达勒姆。我们到的时候超市开业不久,惊讶地发现超市里华人口味的食品种类异常丰富而齐全,既有平日在新加坡鲜见的河蟹、鲫鱼、莴苣、竹笋,也有五花八门的地方小吃、零食,唤起了难得一尝的味觉记忆。每次光顾,经常听到有顾客发出惊喜和感叹:竟然还有这个!
0 \+ Q  \- a  A7 n9 Z% O  要知道,这仅是一座地处美国东南部的大学城,人口密度低,这家具备新加坡职总平价合作社规模的超市,胜在食材广泛和一站式的便利,轻而易举就可买到熟悉的口味。
: _2 o% w) K) t; r, J$ E8 u5.39.217.76  而在那些形成唐人街或华人人口具有一定规模的美国城市,大型中国商品超市也成普遍街景。早期华人移民中,以开中餐馆和杂货店谋生颇为常见,为同乡或同胞提供一解思乡之情的口味和材料,但大都格局较小,相当简朴。时过境迁,华人移民已有资本有实力投资设立大型超市,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口味爱好同步。tvb now,tvbnow,bttvb" r$ C  L" A& d$ s0 s- m6 g/ J( ?
  就国家而言,在美国生活的中国移民数量远远超过新加坡,因为种族的原因,华人社区的相对集中在美国体现得更为明显,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华人社区体系,而中国式习惯和口味也因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得以维持和发展。在旧金山的洪记面家吃早餐,一位台湾口音的顾客特意交待一口粤语的老板煮广东式雪菜肉丝面,加上街道路牌的繁体字,一时让人有置身香港的错觉。) m! b: z3 y& b* G, _8 S0 F
  对于在美国求学或生活的华人来说,要固守中国饮食的习惯,如今并不困难。在华人人口具有一定比例的城市,中国南北各地风味的餐馆不难找到。即便当我们来到南卡著名小镇查尔斯顿,当地华人人口只占1.5%,也能按图索骥找到一家东北人开的餐馆,汇聚地道的川菜、东北菜和湖南菜,市区也有几家中餐馆。当然,饮食或许是最直接最普遍的例子,在美国时日一久,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很自然的过程。公仔箱論壇, S' l- d/ l" N5 H; o' Q9 O
  超市食材的丰富多元,也是全球化的结果,运输物流的发达、食品包装的改进、储藏时间的延长、加工技术的提高,都使得千里之外的家乡口味得以运送到异国他乡。从某种程度上说,越是全球化,反而越让人“原乡化”,能够顽固地保持原有的习俗和饮食习惯,这大概让人始料未及。: L" {2 `+ n- D' f" t
  超市本身的资本流动和商品流通,体现的其实是和中国的经济联系,以及中国自身生产能力的扩充,超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映射的则包括华人移民的增加、购买需求的扩大、消费实力的增强以及文化习惯的保留。  如果纯粹从地理来看,美国与中国的距离,要比新加坡与中国的距离远得多,但实际上在美国所能看听和接触到和中国相关的,同样多不胜数。当然,我也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身份的原因,仅仅关注跟华人以及中国有关的事物,从而变得一叶障目。但很显然地,相关细节和故事,仍然时时让人感受到中国元素的强烈存在。而近年来随着华人移民的基数越来越大,在地时间越久,以及消费实力增强,使得整体生活素质相对提升,也必然带动了中国元素的拓展和延伸。公仔箱論壇5 U' u0 u& }- ]- V* G0 }
  在新加坡,从生活、消费到新闻,中国因素占据了不少空间,这其中有历史渊源、现实交往以及移民数量的原因,可是到了美国,因为国家关系不同和市场的原因,有些时候,美国的中国味道更为浓厚一些,有些地方甚至比新加坡更为到位,不禁有些恍惚,到底谁离中国更近?
' D' F$ t! n- z8 V/ x  (作者为义安理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y" V  j# [# s" j) C' K" f& Y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