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搶我也搶,從日本大地震後出現的「盲搶鹽」,到群眾聞到加價風搶洗潔精、洗衣粉,再到清明前搶紅布、桃罐頭,內地一有「風吹草動」全民一擁而上的搶購情況屢見不鮮。內地傳媒及學者分析,政府公信力不足,資訊未能自由流通,是人民容易產生羊群心理的主因。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認為,是次清明節出現這種現象,與一些封建迷信觀念有關。這種傳言往往容易被一些文化水平較低的中老年相信,並繼續傳播,市民如果沒有獨立判斷的能力,就很容易跟風。媒體應該通過各種渠道闢謠,讓市民保持訊息的流通,引導百姓不至於跟風。
3 G4 o2 y5 v R) z( z3 X公仔箱論壇
2 V$ u& v' n; {(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物資長期匱乏留陰影有內地傳媒分析,中國人喜歡搶購,一方面源於早年物資長期匱乏造成的陰影,另一方面是民眾容易輕信謠言。後者的原因是政府經常瞞報一些重大事件,令官方公信力極差。有時甚至政府越澄清的事,民眾越覺得有事。而為維護社會的穩定,當局盲搶鹽事件後,上海、四川、浙江、貴州等地公安至少拘捕五名散佈謠言者,以儆效尤。但有時事評論員認為,政府最重要的還是要訊息公開、透明,否則歷史只會一再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