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有90年歷史的政黨,世界上為數不多;成立90年後,仍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政黨更不多見。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經歷90年的滄桑劇變,仍然保持旺盛生命力,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共產黨是與時俱進的。tvb now,tvbnow,bttvb/ x, x; T+ O& E4 w/ Z5 D. `& {) k
' `4 I s4 @/ ]$ Y1 N q# K5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003年初,皮爾‧卡丹在巴黎舉行了現代藝術展,許多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參加了這次展覽。皮爾‧卡丹是我的老朋友,他邀請我出席展覽開幕式並發表講話。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K* Y: G2 Y, a
9 o& V2 L, ^: a& X" L9 H 我抵達現場時,看見展廳內外都陳列著許多藝術品。展廳外面特別引人注意的是,有十幾只紅色的恐龍。創作這些紅色恐龍的藝術家的寓意是不言自明的。
7 u8 a3 m8 x, P6 E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7 W# P! B: {! `6 a7 H0 Z
我在講話中指出,恐龍曾經是地球上支配陸地生態係統逾一億六千萬年之久的動物。今天,恐龍已完全絕跡了,人們看到的只是恐龍化石。恐龍為什麼會絕跡?科學家們的意見不一,有各種各樣的理論。但是有一點我想大家都是同意的,這就是當地球上發生了重要變化的時候,恐龍無法適應,因而,就滅亡了。恐龍消亡的歷史,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必須適應世界的變化。中國為什麼能夠取得這樣大的進步?你們今天到中國去,與中國各界人士進行接觸,你們會發現,大家最喜歡的一個詞就是“與時俱進”。世界在變化,中國人沒有停留在過去,而是與時俱進。所以,不斷進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Q. _4 A4 V. Q
/ g8 j3 p. t& c" z* |! Ctvb now,tvbnow,bttvb 我上述這番講話,博得了熱烈掌聲,受到了許多法國人士的好評,他們認為我講的道理是站得住腳的。
. z" h( |2 ]: E1 u( c/ T, Ytvb now,tvbnow,bttvb9 c1 i v2 P, a! ^
“我們的朋友遍天下”,這是毛主席講過的一句話。我們為什麼朋友遍天下?因為20世紀很長的一段時間,是在戰爭與革命的時代中度過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壓迫全世界,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當然要起來反抗。中國革命就是這股反抗大潮中的一部分。我們支持人家革命,人家支持我們革命。被壓迫民族和人民佔了世界人口的大多數,我們當然朋友遍天下。1 k r4 |/ I& Y; ^0 A9 M, h2 X
tvb now,tvbnow,bttvb W# ` t2 T' i2 Z- q8 O& L
爭取民族獨立與解放運動,是一個正義的事業。不僅被壓迫民族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事業中,而且,世界上許多熱愛和平、主持正義的人士也同情和支持這個事業。寫下了《西行漫記》的斯諾先生就是一個例子。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a- U( j4 Y1 u/ r/ a
5.39.217.76+ f* y" G$ q. V
而後來,時代變了。世界從戰爭與革命的時代進入了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時代,這是國際關係中最大的變化。根據我國國內形勢和世界形勢的變化,我們黨毅然決然在1978年實行戰略性轉折,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我們的對外政策也作出了重大調整。 q/ b( p# y) j) U
5 S- _. i4 }6 ~0 X7 B# n! B d" F公仔箱論壇 我們在對外關係中高舉和平與發展的大旗,制定了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在這個方針的指導下,我們同世界的合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展。1978年,我國的外貿總額為206億美元,2010年為2.8萬億美元。1978年,外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為零,2010年超過1萬億美元。我們不僅同發達國家的合作取得了巨大進展,我們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發展中國家的關係也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5.39.217.76! W" H- X7 A) d& P/ v( B; T; b, i1 S
! {" [" h& Q$ e& S8 {5 h: a 事實證明,中國崛起最重要的特點,是我們沒有把經濟增長只留給自己,而是與世界分享。中國的發展對中國有好處,同時也惠及全世界,我們的朋友當然會遍天下。
$ @: j- c I0 k! |8 S8 A- s! q F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 O1 T9 a- L# j- @
(吳建民 作者為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歐洲科學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