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曉今 2023-07-12
# v2 ?% R! _, O3 M
# \/ R' H) b" r/ t/ Q: `9 y公仔箱論壇據俄羅斯通訊社7月11日報導稱,富士康科技集團在通稿中表示,決定退出與印度國家韋丹塔公司生產半導體的合資企業。據悉,雙方為此努力了超過一年時間,以期實現在印度建立芯片工廠,但目前一致決定終止這個計劃。
8 \/ t1 B. T9 S8 p/ o: M2 r9 H公仔箱論壇5.39.217.76 N1 G/ u2 ~- E" S# b+ m5 e% \" w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規模高達1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10億的項目,原本是富士康在海外的最大項目之一,富士康為啥在付出了一年多的時間精力之後就突然宣布退出了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v1 C' U9 y4 k8 |* E
/ N7 ]& A# v. a/ F+ ^5 f5.39.217.76
0 N* Q; |- W( H7 T2 A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L# `0 Z( I; F! x8 s8 ]9 S# V9 T
有知情人士透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出於對印度政府延遲批准激勵措施的擔憂,富士康才決定退出該合資企業。原本按照莫迪的給出的優惠政策,這個設在他老家吉吉拉特邦的大項目,是印度芯片製造發展的重要一環,並且富士康投資1.187億美元就能得到該合資公司的40%的股份,本來一切進展的很順利,可後來印度這邊么蛾子不斷,補貼的事宜也不斷擱置,而印度政府隨後又表示富士康和韋丹塔公司建造28納米芯片廠一直未達到印度政府的標準,因此無法取得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補助。在這樣的情況下,富士康眼見勢頭不對,也就只能趕緊止損,和莫迪說聲再見好聚好散。
* H3 C( _) Y6 F; m9 P. Z公仔箱論壇! v; }" x" l, X
& K U- |# [7 t! O
tvb now,tvbnow,bttvb. Z& w+ [1 Z# k. ^7 O/ x M
富士康為什麼非要拿到印度的優惠政策才能建廠呢?這其實也能折射出印度市場的深層矛盾。一方面,印度政府為了實現製造業強國的夢想,一直在加大力度扶持印度本國的半導體企業,給半導體企業提供的空前力度的資金支持和政策優惠;但是另一方面,印度自己的半導體領域基礎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半導體產業不同於其他高科技製造業,它的技術複雜、部門繁多,需要一定的產業集群優勢。印度這方面的優勢並不明顯,甚至有些薄弱,如果想要發展,很多配套部門和企業都要從頭來過,事實上前期投入是非常大了,因此,雖然印度政府補貼豐厚,但是相比整體建設成本基本上只能算是杯水車薪。越是這種前期入場的企業,投入就越大。富士康是企業,企業家當然算得過這筆賬來,投入產出比算下來不划算,自然是要放棄的。! O6 ~$ S! |# X, g) g8 _
4 m P* B: A9 o/ i* [公仔箱論壇
; ?! U7 g% B+ F+ ]; F" Gtvb now,tvbnow,bttvb1 W5 m& g- H* [3 V
富士康雖然撂挑子走了,但這一走莫迪可就難受了,畢竟莫迪一直想把印度打造成製造業高度發達的國家,其提出的“印度製造”也一度展現了對標中國的野心,因而富士康的退出無疑給了莫迪沉痛的一擊,正如有的分析所言,莫迪已將芯片製造作為印度經濟戰略的重中之重,以追求電子製造業的“新時代”,但富士康的舉動對他吸引外國投資者在印度本土製造芯片的雄心來說是一個打擊。
. ^1 M* U4 b, r' D%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O4 p# b+ N7 t3 y) m
事實上,富士康的退出不僅僅是對印度芯片製造業的一次打擊,這背後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或許才是莫迪更擔憂的。我們都知道印度最近其實是出盡了風頭,不僅舉辦了上合峰會,不久後又將迎來G20,其人口紅利也在攀升,全球獨角獸企業數量也僅次於中美,並且自俄烏衝突以後,印度靠著當二道販子向歐洲轉賣俄羅斯的石油,還賺了不少的財富,但這一切的繁華表象並不能掩蓋印度存在的弊端,這次富士康退出千億芯片計劃或許就會將這些弊端無限放大。首先透過這次事件,印度效率低下的印象將再次擺在國際社會面前,到時候外資入駐印度,就會更加謹慎的選擇,其次莫迪就算以後把印度芯片製造壯大起來,但因為有著這樣的黑歷史,印度半導體想要進軍國際市場的口碑將會大打折扣。
9 s* b, u( I4 N9 I# f4 y3 |, J l% I6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9 h$ i% g. x' X

, @+ L$ w- x' k+ v+ H( N3 g: z% t* l" T: H
最後,也是莫迪最難受的一點,那就是印度外長蘇杰生所說的要擺脫中國模式依賴,讓印度自力更生成為製造業巨頭的想法。中國一直是印度想超越的對象,可透過富士康這件事,完美的展現了印度市場機制的弊端,印度目前並不具備取代中國的現實條件。更確切的來說,在印度和美國加速靠攏,並且簽署聯合聲明的背景下,大有圍堵中國的態勢,因而當前美國和印度都認為,印度可以成為所謂替代中國的選擇。然而富士康的行動說明,即使有企業退出中國市場,印度也不是理想的替代選擇。從根本上印度也無法承擔和滿足取代中國的地緣政治需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y. e! e2 c5 C# ~
$ ?' v! s, p- `3 y# ~+ F S5.39.217.76
8 `& M3 O! Z N6 mtvb now,tvbnow,bttvb
: y1 s( r% W7 L9 d(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因而,對莫迪而言,最重要的是及時推進印度政策的改變和市場機制的變革,從務實的角度發展印度製造業,一味地對標中國,對印度並沒有實際意義。印度其實更應該認真思考的是,為什麼很多跨國公司都曾經興致勃勃湧入印度市場,卻遭遇不同程度的滑鐵盧。據印度政府統計數據,過去十年,累計超過2700家跨國公司撤離印度,包括福特、通用、家樂福、沃爾瑪、麥德龍等等。印度跟中國一樣,同樣是超10億的巨大消費人口市場,為什麼無法吸引跨國公司駐足並長期發展。
0 R$ v4 `: e5 v: k+ o% X8 O/ A
9 k' f2 `+ q) Z; p* C6 Y8 w曉今在這個節目當中曾經多次分析過印度製造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包括政治因素、經濟基礎、民族和宗教、人口素質等等多方面。對於跨國公司而言,他們不得不在印度巨大的消費市場和同樣巨大的投資成本(包括風險)之間尋求平衡。跨國公司也許不會簡單的棄印度而去,但是很可能會在未來的投資上畏手畏腳。更重要的是跨國公司在多大程度上能為印度的成長“買單”,這其實並不樂觀。5 V+ a l+ t/ O% [1 G4 B T u
6 | ]) L4 w/ M! g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