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一個多月的英國大選,終於乃是以「籌組聯合政府」作結。先前在競選初期聲勢浩大的英國自由民主黨,結果最終只得五十多席──由於終究是未能過一百席,是故尚未可算是「三分天下」。因為最初預測「不能大勝」之保守黨,縱取不了國會過半數的議席,但卻較預測之數更多:三百席之臨界線過了,也算合格罷。, O/ s3 \) W: u- T" o! x, {
不少英國人對這一回的選舉結果,感到十分滿意:因為先前三場電視辯論期間,「自民黨」黨魁克萊格一直表現超卓,一度令英國人認為,克萊格會引領英國政壇,從此進入「民粹主義」掛帥的「性格決定選舉結果」的世代。其時,已經有評論員表示,要留意「英國選舉美國化」──所謂「選舉政治美國化」,就是選民只關心候選人的性格及新聞故事,卻不理會政策。而最常用的招式,便是「淚水策略」──例如,美國民主黨上回初選時,希拉里便曾經一度於民眾分享會上落淚,致使她的民望一度迫近奧巴馬(雖然最終希拉里還是敗下陣來)。有趣的是,當時責罵希拉里最厲害的人,竟不是美國人,而是英國人!理性的英國人對於激動的情感,尤其是哭哭啼啼的手段,可謂相當不屑。他們也認為「憤怒」與「淚水」都當一視同仁,最重要還是要冷靜。
2 J: o+ w& A5 e$ T# ytvb now,tvbnow,bttvb是故英國人倒擔心自民黨克萊格的冒起,會令英國民主退倒:因為選舉時倘人人「只看候選人、不理政策、不看政綱」,乃人治之禍的開端,更會令國家受個人崇拜及民粹主義之害。縱然這位黨魁確是極具魅力──他乃白俄羅斯人後裔,非純正英國人血統;媽媽是荷蘭人,太太是西班牙人,自己能操五國語言,家族的多元性都有著奧巴馬家族的影子。
: O: T6 z r2 n K, d結果,自民黨只能取得五十餘席,卻是英國人最愛看到的局面:一方面,今後毋須只得工黨和保守黨「兩黨相爭」之悶局,總算有了「第三黨」冒起;但另一方面,選民也不單只看候選人的性格,而繼續理性地看政策和政綱,真是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