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教中學生關注組 (木子)1 m7 j: w( i! \7 @( [! V
公仔箱論壇! V( V" y7 O4 a+ Y3 h5 S# I
& g' h' }/ ?! t' X) n近年坊間對「普教中」(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趨之若鶩,各中小學以此作招徠,謂之有利中文學習,兼可增進普通話。亦有家長表明會放棄廣東話,以英普兩語和子女溝通,。就容我剖析一下,究竟普教中真的對學生的學習好嗎?
1 r' y$ H4 m: Z+ |9 I9 L1 A3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t6 X/ J( j4 P0 L, r/ k$ O
本港素來以粵語為共同語,乃是不爭事實。當絕大多數學生的母語是廣東話,用一種他們不熟悉的語言來教授中文,必然影響課堂師生間的表達和交流,從而窒礙學習。普教中之下,學生要有一定程度的口語能力,才能全面投入學習中文。這等同設下關卡,而只有普通話較佳的學生才能跨過,從而取得好的學習體驗和成績。資深教師陳漢森先生亦曾在明報副刊撰文,謂很多學生在文憑試中文科綜合卷失手,死因就是普教中。公仔箱論壇* C6 W7 `6 W. Y6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v+ E- B# r7 v/ d2 E" `! g. N
普教中令學生得到更多時間鍛鍊普通話,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普教中課堂會花費大量時間教授普通話口語、拼音,實際上是「普佔中」(普通話佔據中文課),不只阻礙口語能力較低的學生學習,更增加了師生的負擔。普教中其實是本末倒置,將應該在普通話課教授的内容,加插在中文課中,貶低了中文科的核心—語文能力。相反,一貫實行的母語教學則不會出現因教授口語,而過份分薄語文教學比重的問題。其原因就是學生的母語是粵語,根本無需額外訓練口語。tvb now,tvbnow,bttvb* S9 Y8 b% Y+ r; Z: D! G- f% {
* D) E* f. r: Z0 Z# I% z+ R
有人認爲,普通話與白話文相近,所以普教中有利提升書寫能力,達致「言文合一」。不過,已有很多語言專家駁斥過這種迷思。中文大學中文系前任主任鄧仕樑教授認爲「言文合一的說法在語言學裏是不能成立的」。著名語言學者朱耀偉先生,更在一篇訪問中提出「所謂言文合一根本是迷思、神話。」其實任何語言都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分別,即使普通話與白話文接近,亦不能避免由口語到書面語中的沉澱和轉換過程。學好中文的根本是多寫多練習,多閱讀經典著作,與使用何種語言無關。君不見眾多國學大師、文學大師如饒宗頤、梁啟超都是廣東人?若果用廣東話學中文比不上用普通話學,那大陸的中文水準必定高出香港不少了,對嗎?以香港過往幾十年的粵教中經驗,亦不見得用粵語學中文的香港人,不懂得閱讀和書寫白話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0 n0 y! V# H2 c1 X6 `
公仔箱論壇) a ~) }6 [8 D
現時全港有71%的小學,和25%的中學設有普教中班別。教育局亦在本年初,透過語常會轄下的「語文基金」撥款共二億二千五百萬港元,予受資助的學校推行普教中。課程發展議會的中國語文教育長期考慮一欄,列明「用普通話教中文為遠程目標。」然而,教育局自己曾在其官方網頁承認「仍未有確實證據,證明以普通話學習中國語文的學生的一般中文能力會有所改善。其中兩項研究發現,以普通話學習的學生的中文能力,與以廣東話學習的學生並無分別,甚或表現更差。」該網頁今年二月被網民發現後,教育局已匆匆刪除。沒有證據支撐,沒有聆聽學生想法,沒有公開諮詢,沒有任何計劃檢討,也可以如此大手筆撥款資助推行普教中,實在令人懷疑我們的政府有甚麼居心。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x! G( }: c" q0 h; Z6 g7 L
公仔箱論壇0 Q$ Z( i0 T: C& h) V" J
現今社會中,學好普通話不但重要,更是必須。但從剝削其它科目,剝削學生用母語學習的權利,來提升普通話水準,實屬不智。其實現時本地小學和初中都有必修的普通話科,要提升學生的普通話水準,應從增加課時和舉辦更多普通話活動方面着手,而非魯莽地推行普教中。長輩常告訴我們要學好普通話,有利將來發展,與世界接軌,但是在學好一門語言時,犠牲根本的語文學習,又是否值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