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mr2907 於 2012-1-6 01:58 PM 編輯
; D5 T8 L _1 u) _% N公仔箱論壇- L9 m8 D* U% n5 N( N( S" W% c
5.39.217.76: q8 @2 i( `; a( B. _) C
2 K" L% {. x" X" G3 e. b Z2 ^5.39.217.76
$ E* v: w- M$ u p, ]1 R7 }" Z, n
美堂 繪 . a E5 z1 W) k; h5 W
+ @6 V" r2 Y1 M0 @4 n* u1 ztvb now,tvbnow,bttvb" A, `/ E, m2 G1 @- j" U
| | 從經典影片《肖申克救贖》到熱劇《越獄》,劇情的主線都是越獄“挖洞”。在湖南監獄係統,以一把手劉萬清為代表的一些監獄幹部,卻演繹出一種風險更小、幾乎不露痕跡的“另類越獄”。報道稱,劉萬清通過向主管副局長、刑罰執行部門或監獄打招呼,授意或默許經辦人員在病理鑒定上造假,並在明知刑期不符合保外就醫條件的情況下,違法批準盧育長、楊採雄等28人保外就醫,並收受大量賄賂。
9 U4 K7 I* J }* G1 Y公仔箱論壇 記得當年茂名監獄案中“減一年花1萬,如果再多減3個月,3000元一個月”,這正應了老百姓的一句俗話“有錢錢服刑,沒錢人服刑”。在古人所謂的“班房”裏,有錢的人花五十吊錢,可以進有床鋪的大間;再花三十吊去掉鐵鏈;再花二十吊,可以地下打鋪,要高鋪又得三十吊。要吃鴉片也可以,開一回燈五吊錢,其余吃飯吃菜也都有價錢。反正只要有錢,要什麼有什麼,而沒有錢的犯人,往往受盡白眼和折磨。在近年來屢屢爆發的監獄腐敗大案中,例如廣西羅城監獄案、臨汾監獄案、寧夏監管局熊斌案和上海周正毅案等等,個別貪腐獄吏何以讓我們恍若穿越到了前朝?
/ b6 W8 R: o# j8 G% J) Y4 D0 l2 ` M5.39.217.76 兩場越獄,一個道理。“司法渠道”不通,“挖洞”自然盛行。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保外就醫)本是保障人權之舉,但陽關大道路障重重,羊腸小道卻生意興隆。這條地下密道甚至沿著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的辦理程序,一直延伸到程序的終端法官。其主要原因在于,法院的審批僅止于“以書對書”,僅審查書面材料,致使有的監獄管理人員炮制假立功材料、假條件,蒙混過關。至于保外就醫,本是本係統審批,報誰不報誰,以什麼樣的條件報,都由監獄管理人員說了算。. \: K# B& T& V; q8 z; [) I
但問題不在于“減假保”這些人性化改造的制度本身不適合國情,恰恰相反,而在于我們的執行過程還是不夠透明、公正、人性化。權力與欲望的勾結必然導致腐敗,甚至可以把制度和法律的高墻扭曲為不法獄吏的“防火墻”。而從各國的司法實踐來看,行刑的目的正在從“剝奪”、“隔離”轉向使犯人再社會化,使其通過在社會中受刑轉變為合法公民。專權、挖洞和越獄都不是現代司法理念,只有救贖才符合歷史的潮流。
2 L* [9 s0 z6 M4 `8 } 報道稱,“另類越獄”日益盛行。在檢討我們的制度建設的同時,更要把人性化的監獄自我改造繼續到底。司法理念的轉型才是正道。(付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