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請摘掉功利教育的“綠領巾”

本帖最後由 mr2907 於 2011-10-19 04:25 PM 編輯
9 @  i, C) m) C+ L( D) `公仔箱論壇3 e( B2 N1 G" L% M$ i- M& y/ t0 y* K
    未來中國社會真正需要的,不是少數自我強大的精英,而是遍布各個階層的一代健康、成熟的合格公民6 [; J6 k( n( B7 k% @
    幾乎所有中國孩子胸前都曾飄揚過紅領巾,人人知道它是中國少年先鋒隊的標志,是“革命烈士的鮮血染成的紅旗一角”,對于初入學校的孩子來說是莫大的榮譽與向往。然而沒有想到,在陜西西安的某個小學,竟然會由此派生出一條惹眼的“綠領巾”來。+ y  I" x' M% y" m* T/ |! C# o
    “綠領巾”本身並不惹人厭憎。有不少城市在尚不到入隊年齡的一年級新生中間試行“綠領巾”,將它作為少先隊“預備隊”的標記,襯著一張張稚嫩笑臉,像新長出的苗苗一般可愛而充滿希望。tvb now,tvbnow,bttvb* _# e6 T1 T( S3 R
    但這一次,西安某小學的“綠領巾”,被老師當成“激勵沒戴上紅領巾的學生”的手段,被學生們解讀為“差生”的身份標志,因而格外觸目驚心。看見孩子們一離開學校就趕快摘下“綠領巾”藏進書包的動作,聽見係“綠領巾”的孩子說“不戴怕老師說”、係紅領巾的孩子說“你學習差,只能戴‘綠領巾’,我才是真正的紅領巾”時,這樣的觸動尤其強烈。5.39.217.767 e6 @& b  i+ ^5 V% L% F8 n
    應試教育給了我們眾多考試和依照學科考試排名評價學生的強大習慣。在整個教育階段,絕大多數中國孩子身上貼得最牢固而顯眼的,就是這一種分類標簽:尖子生、差生、中等生。在不少學校,除非你有特殊背景,否則只有學習成績優秀者才有做班幹部、評先進、率先入隊入團的資格;同一種違紀行為,優等生和差生得到的反饋和處罰多半也相去甚遠。如今,西安的這個小學幹脆用紅、綠兩色的領巾,讓優等生和其他孩子變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群體。9 D' K; m' Y" N& C. \
    雖然學校有些委屈地說,他們的本意只是為了“激勵”那些還不夠入隊條件的學生,但如此“激勵”手段顯然更多被理解成了壓力與打擊,缺少對于孩子自尊心、平等意識的理解與關注,難以達到激發上進心的目標。
7 B% H* R  M4 T7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應該以健全人格的公民為培養目標,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遠遠大于“成才”。然而,眼下的現實卻恰好相反。從家庭教育到學校教育,急功近利的態度將“育人”過程擠壓得十分扁平,不僅讓孩子承受了難以負擔的學業壓力,更將庸俗淺薄的功利化價值觀念植入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很難想象,一個從未感受到平等與尊重的“差生”,如何能夠擁有適度的自尊自重意識、不以對立的情緒看人處世;也很難想象,一個僅因學科成績優秀或擁有了“紅領巾”、“五道杠”就被嬌縱的“優等生”,即便日後成為“精英”,便會陡然懂得平等待人、體恤弱勢人群。一位16歲的“神童”博士最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自己應當做“王者”、“人上人”,且要求並不富裕的父母付全款為他在北京買房,此等表現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這種單薄教育理念的缺失。
/ u1 ]4 o4 w7 ?2 q    中國的教育正處在深化改革、謀劃長遠的關鍵時期。在急功近利的社會環境投射下,教育很難獨醒,最容易被世俗“劫持”而淪喪根本的育人理念。但未來中國社會真正需要的,不是少數自我強大的精英,而是遍布各個階層的一代健康、成熟的合格公民。要培養他們,請從摘掉教育的“綠領巾”開始。(姜泓冰)

“綠領巾”:激勵之術還是“象形之刑”?

      西安市未央區第一實驗小學給差生戴上特殊標志的做法,不僅不會起到激勵作用,反而會為學生制造社交障礙,更是一種人格侮辱。雖然已經叫停,但此類“激勵之術”今後還是堅決杜絕的好。tvb now,tvbnow,bttvb/ D( r9 {' D3 k, F- @4 H* ?" r
  陜西省少工委昨天叫停了西安市未央區第一實驗小學給差生戴“綠領巾”的做法。此前,該校領導、老師曾辯解稱,此舉意在激勵,為了鼓勵學生上進,並稱戴“綠領巾”者為“苗苗少先隊”,作為預備培養。該校一些員工也曾表示,此舉係“借鑒其他城市的先進經驗”。tvb now,tvbnow,bttvb* O0 ]8 c$ S. f. M9 T3 n( ]& _
  除了未央區第一實驗小學,中國推行“綠領巾”的城市如今似乎只剩下上海等寥寥幾座,但這些城市的“綠領巾”係專給小學一、二年級學生兒童團員佩戴的特殊標志,就特定年齡段而言是人人有份的,和西安這所小學的“好學生披紅,差學生挂綠”有本質區別。將這種以成績分顏色的“綠領巾”政策說成“借鑒其他城市的先進經驗”,顯然于理不合,與事實不符。
: D0 k+ H8 b- q0 Q0 y, {. A4 M, utvb now,tvbnow,bttvb  至于將這種做法形容為“激勵之術”,不論動機如何,從效果看都是不妥的。5.39.217.764 {: {7 B' S) j( d9 J' K7 \( r$ E
  人和其他動物最根本的區別,就是有尊嚴感,有社會屬性,往往體現為可以吃苦、但不可受辱,更不能當眾受辱的自尊心。中國古代曾對犯有輕微罪行者採取“象形之刑”——既不關押也不流放,而把犯人的頭發剃光,讓其穿上醒目的赭色服裝,每天經過鬧市。當時的有識之士就指出,“象形之刑”對人格的羞辱、精神的摧殘,甚至比鞭撻肉體、摧殘肢體更加殘忍和過分,因為通過這些醒目的標志,當事人等于頂著“我是壞人”的標牌示眾,原本素不相識的人會因此對其另眼相看,避若瘟疫,原本相識、相熟的親朋好友,往往也不能如以往那樣,以平常心相待,久而久之,這些犯人就會與正常社會產生危險的疏離感,成為社會邊緣的特殊群體。2 t7 t5 W0 p2 p) Y2 d
  與成年人相比,小學生尚處于成長、發育階段,身心尚未健全,對社會的認識尚處于逐步發展、完善的階段,此時此刻,用“綠領巾”將其中一群人“分門別類”出來,讓校內外每一個見到他們的人,經過這種醒目的顏色刺激,都本能地產生“他們是差生”的條件反射,其後果恐怕比“象形之刑”更嚴重。tvb now,tvbnow,bttvb4 t& O- `0 B  T! W1 l; }+ w$ Z
  將心比心,一個戴著“差生”標志的小學生,混雜在一群戴著“良民”標記的同學中,整日承受著老師、學生異樣的目光,與或許出于好心的“鞭策”、“提醒”、“激勵”相比,其背負的精神壓力將是怎樣的?如此重壓施諸小學生,究竟會讓其“知恥後勇”還是自暴自棄?即便鼓勵,如此強烈的顏色反差,和反差背後的象徵意義,又會給本應平等、純真無邪的同學關係,帶來怎樣的陰影?
% C6 _3 e8 i' E6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一項民調顯示,65%的受訪者對“綠領巾”的“差生含義”表示強烈不滿,認為“不應大驚小怪”的僅佔3%,大多數“綠領巾”的家長也表達了異議,並指出“孩子回家後不高興”。
  J2 M1 ?9 d. x% Q6 {, F  不管初衷如何,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反應已充分表明,“綠領巾”不似“激勵之術”,更近乎“象形之刑”。雖然已經緊急叫停,但為青少年心理健康計,此類“激勵之術”今後還是堅決杜絕的好。(陶短房)

一條綠領巾究竟傷害了誰? (鄧海建)

一些孩子胸前的綠領巾在人群中顯得格外扎眼

tvb now,tvbnow,bttvb( M# u9 n: A6 b+ N6 q5 J
    陜西西安未央區第一實驗小學為部分學生發放綠領巾,要求這些學生進行佩戴。據該校教師解釋稱,學習、思想品德表現稍差的學生沒有紅領巾,所以該校便為這部分學生發放了綠領巾以資激勵。但家長並不認可這一做法,指責此舉會對孩子心理造成極大創傷。(10月18日《華商報》)
. E# T( U# |! G9 n% Z5.39.217.76    中國人講究“有教無類”,因此也往往忘了另一句古訓,“因材施教”——前者強調受教育權利的平等性,而或者則強調受教育者的差異性。我國基礎教育的動輒得咎,可以從這條“綠領巾”上窺斑見豹:你不給孩子發“綠領巾”,他說你不平等,為什麼有的孩子有紅領巾、有的孩子脖子上光溜溜?你發了“綠領巾”,他還是說你不公平,為什麼有的孩子活該紅色、有的孩子就要與綠色為伍?譬如西安市教育學會會長就認為,“綠領巾雖不是差生的標識,客觀上已變相給孩子劃分了等次,這容易讓孩子幼小的心靈產生自卑感,不利于心理健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x2 x) i: v! I* n4 V$ J
    為什麼戴了綠領巾就自卑、不健康了呢?須知綠色不代表生命活力、清新自然嗎?至于“劃分等次”之說,確屬欲加之罪:孩子用的文具是不一樣的,穿的衣服是不一樣的,父母接送孩子的交通工具也是不一樣的。社會層次的區隔,是與生俱來的事實,有什麼不能接受並試圖粉飾的理由?即便拋開物化的現實不談,每個孩子的天賦或智商有所差異,更是不爭的事實,譬如體育課,能跳的高度、能跑的速度,“層次”是自己劃分出來的,至于音樂課的節奏感受或五音不全,更是無傷大雅的橋段——學校或者社會應做的,是讓孩子從小就接受先賦的差異,並告知這個社會有公平正義的制度,足以讓後賦的努力獲得等值、甚至超值的回報。' s4 w  B6 G+ q2 ^4 m7 |5 r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章》第十條規定:凡是7周歲到14周歲的少年兒童,願意參加少先隊,願意遵守隊章的,向學校少先隊組織提出申請,經批準,就可成為隊員。可見,年齡不是必須戴紅領巾的理由,中間起碼還有個“批準”的程序。沒戴紅領巾,當然會不高興,家長要做的不是誇大這種“不高興”,而是將“負激勵”化為向上的動力。考不到第一名,孩子也會不高興;買不到名牌玩具,他們還會不高興,是不是所有的“不高興”都是一種“傷害”?究竟是孩子的心靈受傷了還是家長攀比的勢利心未得滿足?
  R7 Z( {" f8 S: }' M) c公仔箱論壇    綠領巾,真的那麼刺目嗎?如果我們告訴孩子,綠色代表希望,係上綠領巾的孩子更像茁壯成長的小苗,這何嘗不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又何嘗不會樹立起孩子們的自信心?再說,在新入學的孩子還沒有戴上紅領巾之前,先讓他們佩戴綠領巾,既能激發孩子對紅領巾的向往,還能有效地區分新同學——這樣的創意,果真不可寬恕?事實上,在上海,早在1980年左右便有學校開了綠領巾的先河,其後全國多個大中城市紛紛效倣,至于佩戴綠領巾的各色志願者,在各大城市、各種活動中更是時有見聞。綠領巾,何“醜”之有?
5 X6 n$ w; m3 w# U& y2 m. x0 \' A3 X9 c    當然,如果只是因“成績”便給孩子區分出紅綠色彩,確實有悖教育理念。然而在人本教育矯枉過正的今天,挫折、困難、甚至失敗,百年樹人的教育也該到了重拾“人間煙火”的時候了。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