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thanks
thanks
thanks
thanks
劉向是西漢後期著名的學者,原名劉更生,他是漢高祖劉邦的幼弟楚王劉交的後裔,出身皇族,但世代已疏遠。漢元帝時任宗正,主管皇族事務。他經常上書提醒元帝「遠離佞邪小人,廣開眾正之門」,卻因得罪元帝信任的宦官弘恭、石顯而下獄,被免為庶人。當時人把他視為當世之屈原。成帝繼位之後,重新被起用,改名劉向,任光祿大夫,校閱皇室典藏經傳諸子詩賦等書籍,差不多二十年,撰成《別錄》一書,為中國最早的書籍分類目錄。

劉向學問淵博,他又集合上古以至秦漢歷代符瑞災異事跡,撰成《洪範五行傳》一書,為中國最早有系統有關五行災異的記述,後來班固把這部書改編為《漢書.五行志》。劉向又採集前代流傳的故事,撰成《說苑》《新序》《列女傳》等書,據說,現傳的《戰國策》和《春秋左傳》,都經由劉向編纂整理。劉向重視諸子百家學說,以及蒐集編纂小說故事,顯然與當時著重詮釋五經的儒學正統有相當大的差異,但對民間學術的影響非常巨大。

劉向的兒子劉歆跟隨父親整理宮中典籍,其中最重要的貢獻是把春秋時左丘明的《左氏春秋》定名為《春秋左氏傳》,視之為解釋孔子《春秋》的經傳。又把漢武帝時出土的竹簡《周官》整理公佈,認為是周公制禮的一部分,稱之為《周禮》,要求列入官學。由於《周官》深藏於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見焉」,而且原文是以秦朝以前通行的篆書(古代字體,狀如蝌蚪,因此又稱「蝌蚪文」)書寫,漢朝人稱之為「古文經」。劉歆抱有強烈的改革理想,對當時太學「五經博士」所操縱的今文經學,及由經學晉身仕途的既得利益者感到不滿,希望以古文經打破今文經獨尊的局面。王莽大概在黃門郎的任上結識劉歆,與劉歆在學術上,在政治改革的理想上,應該十分投契。
thanks
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s for sharing
df sdfsdfsdfe ds dsf
good to see that
thank you for share
唔該哂每日都有咁多精彩嘅嘢聽,衷心感謝!
多谢楼主同我哋分享新一期嘅!
俾心机努力楼主辛苦哂
thank you too much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