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 o1 O; d% V8 ktvb now,tvbnow,bttvb特朗普因「烏克蘭門」醜聞陷彈劾危機。美聯社
. D. n1 Z3 f$ E'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1 ]3 Q7 Q% |* G2 U& u5.39.217.76【證據增加】美國總統特朗普涉嫌施壓要外國領袖幫手對付政敵事件,證據迅速增加。據報有另一名握有更多猛料的情報官員,正考慮提出另一份投訴書以及向國會作證。國會調查人員亦公佈一連串手機短訊,顯示外交官員受命威逼外國官員合作,令特朗普獲得政治利益。
& H: v& N4 L: Q* ?) Z Ctvb now,tvbnow,bttvb0 B4 w- M: W6 X) j
美國《紐約時報》前日引述兩名知道情況的消息人士說,這名情報人員比起已挺身的舉報者,掌有有關特朗普有問題行為的更直接資料;而情報機構監察長阿特金森之前為確認告密者投訴書內容「可信」,曾跟多人見面求證,當中就包括這位情報人員。
! @0 f5 P+ s'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I" y( j, r
握一手料 或另提投訴書
X I; ^' C* |0 c Z# \: H* L據指這位「準金手指」本身對於特朗普在此事上的行為亦感到擔心,因此正考慮自己提交一份投訴書。假如成事,勢必令到觸發國會眾議院展開彈劾調查的首份投訴書,更具可信性。因該舉報者其實掌握消息二手居多,是綜合多名情報官員提供的資料作出投訴。+ ^( b. I9 ?5 T; \0 u* f5 B) A
tvb now,tvbnow,bttvb" |7 k) j: y* v2 q$ c
另一方面,國會眾議院調查人員公開了一批爆炸性的短訊紀錄,顯示不只特朗普本人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施壓,國務院外交官員亦尋求烏克蘭對特朗普明年大選潛在對手拜登展開調查。
2 R: ]" b. S; E9 c5.39.217.76
6 |; c$ {5 B& E& I% y( r5.39.217.76特朗普被揭今年7月跟烏國新任總統的澤連斯基通話中,暗示拜登在2015年任副總統期間利用職權、令兒子亨特擔任董事的烏克蘭能源公司Burisma免受起訴,要求澤連斯基搜集拜登黑材料;他此舉被指是着眼明年大選,打擊拜登選情。tvb now,tvbnow,bttvb9 C& d- t: C" }- Q'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F! X4 E# A& p

/ s9 E/ R3 e8 w5 e" e2 F; U5.39.217.76
2 D8 u1 f1 X* D) p# Q9 Q; a否認扣軍援逼烏總統就範5.39.217.76& a$ T* _5 j- R5 S5 V( v
tvb now,tvbnow,bttvb' [8 _6 j5 n6 K, k2 S+ F! p
其中一串短訊對話顯示,美方意欲尋求澤連斯基發表聲明,承諾調查Burisma;但今年6月上任的駐烏克蘭臨時代辦泰勒(William B. Taylor Jr.),對於白宮以凍結對烏的3.91億美元軍事援助脅迫烏克蘭合作的做法有疑慮。泰勒在上月9日曾向時任國務院烏克蘭特使沃爾克及駐歐盟的美國大使桑德蘭傳訊說:「正如我在電話中講過,我認為以扣住援助來幫助競選工程,是瘋狂的做法。」
5 j# h% i2 Y. j! n. t' I% Q- m g# k
9 l& a$ o5 P. g特朗普已親口否認扣起軍援是為了迫使澤連斯基就範合作,他前日在白宮向記者揚言:「聽住:沒有交換條件。」但有黨友踢爆他撒謊。威斯康辛州參議員約翰遜(Ron Johnson)前日向記者證實,桑德蘭8月親口告訴他說,有關對烏克蘭的軍援已跟澤連斯基是否合作幫手找出「通俄門」調查源起掛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c i, x3 |3 P& g2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9 M- |. w O- ?) m% e r
約翰遜表示,曾向特朗普請纓,欲赴烏克蘭向澤連斯基保證該筆助烏抗俄的軍援即將批出,但被特朗普拒絕。「我對總統的回應很意外。但我立即明白當中是一場交易。」約翰遜是參院推動美烏關係的「烏克蘭黨團」成員,今年在澤連斯基上任後曾幾次訪烏。基本上他是支持特朗普,上周曾說覺得「投訴書」事件是小事化大。
4 m8 E$ j: ~2 `( p3 m' v& R) S% e%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美國《紐約時報》/美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