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臨民國93年以來最嚴重的乾旱,休耕面積達4.1萬公頃,民生、工業、灌溉用水搶成一團,暴露政府從未有完整的水資源規劃,調配永遠在「看天喝水」。其實,台灣的旱象從十年前至今,從未遠離。 台灣是世界降雨第二多的國家,卻是第18大缺水國,主要在於雨水來得快、留不住,因此去得也快。水多時沒人管,任其流入大海;水少時管不了,只能求上帝和媽祖保佑。水資源專家、成大校長黃煌煇曾建議政府應「沒水要找水、有水要管水」,然而面對年年水荒,政府卻像患了失憶症,過了就忘,第二年缺水時再說。 政府長期不重視水資源,從北到南八個主要水庫,供應民生、農業灌溉用水,同時也要照顧維繫台灣經濟命脈的33個工業區的需求。這些水庫因為長期山林濫墾和颱風侵襲,淤積嚴重,蓄水功能早已大減;學者推估,未來20年,恐怕蓄水功能僅剩下現在的一半。 專家警告言猶在耳,但政府仍不當回事,這麼多年來,開墾沒變少、淤積清不了,完整的水資源檢討和調配策略仍不見蹤影。面臨缺水時,只會把相關部會聚集起來開會,結論都是民生用水優先、工業產值高用水需求大,只有農民須共體時艱配合休耕,不管停灌區農民心在淌血。 台灣糧食自給率僅三成,4.1萬公頃農田休耕計算,56%是稻作,34%是蔬菜、水果、花卉等農作物,粗估稻米將減產12萬公噸,占一期稻作13%。政府長期重工業輕農業,連調水也優先犧牲農民,不去檢討工業節水及尋求替代水源,未來全台人民要面臨的不僅是缺水、糧食危機,還有農產品全面上漲的無形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