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一位在某通信公司工作的朋友開玩笑說:現在老外打不過我們,所以他們的策略就是撐死我們。當時覺得這句話只是好玩,沒有當真。後來,另一位外企的高管朋友談到中國企業的競爭時,認為中國企業在後面(追趕)時很厲害,等到前面(超過對手)時,反而很容易出現危機。他列舉了所在行業的很多實例作為證明。他的這番話提醒了我,讓我回想起通信公司工作的朋友說的話可能並不完全是玩笑。我們如果吃得太多、長得太大,的確可能“撐死”。為什麼?因為中國公司還沒有準備好做世界第一。
' x3 G: {4 S$ y5.39.217.76 道理很簡單,中國公司在世界舞臺上嶄露頭角不過是最近10多年的事。由于一直扮演追趕國外競爭對手的角色,所以中國公司最大的競爭優勢在于“模倣創新”。最近一篇報道提到,某公司對產品的定位是“德國產品能用4年,我們的能用3年,他們機器壞了維修跟不上,我們提供快速維修服務,這就是創新”。這個描述代表了中國追趕型企業的戰略:提供更高的性價比,即便品質略低。這個戰略對于追趕型的公司是適用的,因為可以採用諸如逆向工程之類的方法開發產品(比亞迪的強項),從而大大節省研發費用,因為我們的人工成本較低,所以加強售後服務成為相對于外企的一項競爭優勢。這就好比排成“人”字形的雁陣,外國公司如領頭雁般承受著最大的風壓和阻力,後面的跟隨者反而可以利用氣體的浮力而比較省力。
/ G" B, y3 t9 J3 y 但中國公司終歸要成為領頭雁,到那個時候,原來的競爭對手不能再推出更多的革命性產品供你模倣了,也不再冒險開拓新的市場了,因為他們在此前的競爭中已經實力受損,這些責任將落到新的領頭雁——中國公司的身上。但這恰恰是中國公司的短板:我可以對現有的產品進行改善,獲得更高的性價比,但要我做出開創性的產品,開拓從未被發現的市場,我做不到!然而,股東和來自對手的競爭都不會允許你停下來,中國公司只好在世界第一的茫然中匆匆亮劍,結果敗招頻出,自毀長城。
; B& L7 D% x) I: T0 p, y$ S5.39.217.76 時至今日,與十幾年前中國的彩電業公司相比,更多的中國公司開始邁進世界同行業的前列,有些公司已成為規模上的世界第一,但當年彩電廠商的命運似乎並未遠離這些中國公司的佼佼者。今天,中國公司面臨的挑戰比十幾年前更甚,成本優勢尤其是勞動力成本優勢——中國公司曾經戰無不勝的法寶——正逐漸離它們而去。除紡織、服裝、家具等勞動力密集行業正向越南、印度、土耳其等國轉移外,近日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有研究稱,由于成本上升的原因,汽車零部件、電子設備和器械、塑料和橡膠制品、機械、金屬制品和電腦等行業成為最有可能在今後5年回流美國的制造業,而這些類別的商品佔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的近70%,年均耗費美國消費者大約2萬億美元!沒辦法,如果中國公司沒有成為蘋果或三星,那麼誰都可以動你的奶酪。7 } v( G) Y4 w4 Z* G, y2 T) R3 V
如果只能依賴成本優勢,那麼中國公司的天花板已經越來越近了。如果一味靠模倣來追趕,“第一”反而會成為詛咒。如果不能成為創新型的企業,即便成為世界第一,也逃脫不了被淘汰的宿命。中國公司,你準備好成為世界第一了嗎?(饒晞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