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飲加二元」 這是香港街頭餐廳,門口立牌或菜單上,最下一行,經常看到的,也必然看到的一句話。 此話何意,直白地說,意即任何飲料大抵溫熱,若要喝冰涼的,唯有加冰塊。此時,都必須再酌收二元。 若是更大間的連鎖餐廳,諸如美心、金華之類,為了成品考量,價錢還會更高,變成「加三元」。換算台幣,接近十五元。沒錯!就加這麼幾個冰塊。在台灣,足足可以多買一杯冰冷的泡沫紅茶了。 但在台灣,誰敢追加?若有餐廳如此率爾行事,勢必會遭到無情地客訴。說不定,還會有媒體和網路報導,引來軒然大波,最後迫使餐廳老板出來鞠躬道歉。 兩地民情差異如此大,當然有其社會生活的不同背景。從台灣的角度,大家必定以為,香港真是不近人情的地方,每個細節都要機關算盡,隨時搶錢。反之,香港人來台灣,看到我們加冰塊居然免費。有些地方吃飯,喝湯添飯還盡情食用。人在外頭遭到如此美好款待經驗,自是驚喜連連。 若論大山大海那等田野風情,或世紀奇景,在國際上,台灣未必排得進前端。瑰麗奇景,全地球到處都有,也不一定非得到台灣來。但那不加兩元,卻是台灣才可能出現,而別地不一定會發生的。小小的食物價錢,引發的人情溫暖,比其他事都讓人動容。晚近港人喜愛台灣,這一生活情境,想必是重要關鍵。 只是我也聽過異議。有識者或以為,就是這二元的落差,讓人憂疑台灣的遲緩,以及缺乏競爭力。香港在激烈競爭下衍生的錙銖必較,相對於我們的不疾不徐,確實差異甚大。 別的不說,再以餐廳為例。香港地狹租金貴,當然要盡其所能的利用每一點時間。君不見,多數餐廳早上賣早點,接著提供午餐,進而下午茶,晚上再一回餐飲營運。若半夜可以改成酒吧,相信都有人會嚐試。老板強調翻桌率,每一時段還非三輪不可。餐桌上,也不會隨便提供任何餐巾紙。若有,每張最好都可以加錢。 以前聽說旺角一家賣珍珠奶茶的,一個月房租費高達卅萬台幣,店面比台灣小了許多,卻比台灣還賺。何以如此?因為它不提供客人休息的座位,不用讓人一待二三小時。香港人做事精準,隨時都以金錢估算,甚至是生活快樂,彷彿皆能用數字衡量。相對地,香港人聽聞,台灣的餐廳還有午休時間,簡直不敢相信。 前些時,我在香港宣揚台灣旅遊,提到台灣跟香港最微妙的差別在哪裡?半開玩笑地告知,台灣絕不會加兩元,只會續杯免費服務。他們聽了,興奮地鼓掌喝采,看來都心有戚戚焉。 你能接受這二元的落差嗎?在香港,一走進茶餐廳,看到「凍飲加二元」的菜單,我極度驚駭,因而更加懷念台灣的待客精神。 想想看微熱山丘的服務熱忱,讓你在店裡免費食用一塊四十二元的鳳梨酥,還奉上一杯烏龍茶。這等情境若在香港銅鑼灣出現,會帶來什麼樣的風潮?多麼期待,台灣各地都有這樣友善待客的案例,暖烘烘地鼓舞人心。不要像最近幾處風景區,趁著大陸長假,狠敲陸客的竹槓,帶給人極大的負面印象。 不加二元,或許無法量化,做為成本效益的評比。但我又多麼為自己的家園做生意的方式感到驕傲。希望這不加二元的精神永遠,一如奉茶的存在,廣為持續地流傳。這條邁向觀光旅遊的大路,我們才能走得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