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很多人預料,一項研究發現,英國人的禮貌水準與20多年前相比,不但沒降低,反而有所回升,也就是說英國人越來越文明禮貌了。
4 G' A7 f! W/ F; E" O5 E2 K5.39.217.76
2 l v6 Q" G6 ]1 f& Y比如,1991年皮尤全球態度調查(Pew Global Attitude)發現51%的英國人認為多數人是彬彬有禮的,這一比例如今上升至65%,雖低於瑞典和加拿大,但高於其它西歐、美國、韓國、日本等國。
1 Y H+ X' S' h& P7 r2 a5.39.217.76
* G( `/ \9 ]# a0 `1 z2 I英國智囊研究機構Young Foundation選擇了三個地區進行觀察,包括倫敦東部多民族居住區Newham、劍橋郡的新居民區Cambourne、以及維爾特郡相對富裕和老年人口居多的三個社區,以求能更全面的反映英國社會。研究人員觀察生活在這些地區的人們的起居活動,包括乘車、購物、逛街、走路等,結果出乎很多人預料。5.39.217.76/ T2 o$ D7 o+ g# h. z8 V5 |
tvb now,tvbnow,bttvb C9 j7 v" m, x: ] [+ A
比如,在人口和民族成分複雜的Newham地區,研究人員發現那裡的人們“禮貌水準不低”。
& t( G5 c1 _' Y: X x% B& [! P'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R, j; ~" l; T4 F% ~ k: w2 L! ^
“我們觀察到不同種族的購物者在耐心地排隊,如果遇到推嬰兒車的年紀大的購物者,人們會讓開過道。”
5 {1 C- g p' M9 v# {$ Z/ @9 A
% U/ \ c9 T5 f9 w, O公仔箱論壇相反,在富裕和老年人口居多的地區,那裡雖然禮貌程度很高,但是“表面的”,尤其是對年輕人的態度,那裡的居民很容易認為年輕人“嬌慣”、“吵鬧”、“粗魯”。反而,在年輕人口較多的地區,那裡的人們對年輕人行為的容忍度更高。tvb now,tvbnow,bttvb( Y7 t+ r: i; T5 G" Q
: z; m( z" \# j( ]5.39.217.76另外,原以為忙碌奔波的人沒有時間講什麼客氣,也會更粗魯些,但調查顯示,反而是那些“閒人”更缺乏禮貌。研究人員說:“一方面,可能是忙人見怪不怪,更能接受一些不太禮貌的行為,另一方面是他們能理解,如果自己禮貌也對自己有好處。”4 F1 w2 q' ~) I, `
1 `2 S7 R! e+ x5.39.217.76研究人員說,禮貌和粗魯都有各自的擴散效應,常說“謝謝”、“請”、“早上好”,或者讓座位、幫別人開門等行為都很容易起到“感染”的效應,激發出相互尊重的關係。相反,粗魯也會很容易帶來粗魯的回應,導致緊張的關係。5.39.217.761 E# K; M. f9 T# `+ L. b& |6 v
; H' Y7 }: a4 k
另一個發現是,其實文明和禮貌與貧富沒有直接關係。研究人員在一些相對貧窮地區也能發現文明禮貌的存在,在富裕地區,也發現粗魯和容忍度低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