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海先生回忆录中《我和〈全球华语词典〉》一章读后的省思
1 N2 q. @$ P3 t" S8 F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 A4 E! A8 K$ S1 F8 @
公仔箱論壇; [8 r7 m; j) R' @ U3 l; C" ]+ P
《全球华语词典》的编辑出版确实是全球华人的一大盛事,它标志著华语的国际化程度以及世界性影响。然而,躬逢此民族盛事,向来自诩「华语水平是中国大陆港台以外最高的,远超新加坡」的马来西亚,却似乎始终被「晾」在了一边。不仅国内一群语言学家和专家都未被邀请加入编委,甚至连「马来西亚华语词汇」都被冷落了。tvb now,tvbnow,bttvb( N$ q( s+ U& n- s, ]
8 [: W7 d4 x) y5.39.217.76只要略翻该词典,瞎子都能看出来「马来西亚华语词汇」实际是作为附属于「新加坡华语词汇」的地位收录的。不信,你去数一数全书的「使用地区」一栏里有多少条「马来西亚」的。要从词典中找「马来西亚华语词汇」,都得到「新马」词汇中去拣取,而凤毛麟角的「马来西亚」词条中,也尽只是「董教总」、「独中」、「国民型小学」等一类「马来西亚特有事物名称」的词汇。反观「新加坡华语词汇」,那就大不同了:「包菜」是新加坡的、「时蔬」是新加坡的、「级任」也是新加坡的。5.39.217.76 V$ V6 p, N8 }4 G; K$ N$ G: W4 v
在词典收录「马来西亚华语词汇」的问题上,本地已经有不少人进行过多方面的批评。而词典编委一方,前有汪惠迪(新加坡报业控股前华文报语文顾问)的回应,现在更有周清海(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级研究员)回忆录中的陈词。平心说,本地学人的批评绝对有理有据。就如徐威雄《天下远近大小若一--评〈全球华语词典〉》一文所说,词典对于「马来西亚华语词汇」的收录与释义,「往往凭『印象式』的理解」。公仔箱論壇: K+ K* a) S% s. U, K3 m
然而,汪、周等编委之所以仍是俨然「有恃无恐」,正也是因为批评意见的指误同样仍是处于「印象式」的。这一点,周清海回忆录中回护负责「编辑新马部分的华语特殊词条」的汪惠迪的话中表露无疑,他说:「他了解华语在华语区的应用状况,而且编过《新加坡特有词语词典》一书。」8 I- ^) H" U1 j% {$ ~4 B
被汉语研究学界遗忘tvb now,tvbnow,bttvb" w7 H* Z; W/ \
话说白了,其潜台词正是:马来西亚的批评意见如此强烈,乃至于说「编辑部似乎不尊重我国,因为马来西亚只有一位代表,而他却不在学术界」;但试问,你们的语言学家对本国的华语词汇进行过系统研究吗?发表过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吗?你能推出一位有代表性的学术界人物吗?你们这些个别批评意见所提的「马来西亚华语词汇」及其解释又具有多大代表性?又或者也只是你们个别人的「印象式」意见?若是如此,那以你们的「印象式」说法来批评我们的「印象式」说法,那岂不是「五十步笑五十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 M- d( ?/ w
周先生是仁厚长者,绝不至于如此咄咄逼人。以上的「潜台词」是我硬塞进他嘴里的。然而,你们却应该把这段话当作是一个本地语言工作者的一番沉痛的省思。我不是反对批评者的意见,更无意贬低批评意见的价值。相反的,我完全赞同这些指误,更认为其中对「马来西亚华语词汇」的补充意见都是很有建设性的。只是孔夫子教育我们凡事都应该自问「如之何,如之何」,要进行「内求诸己」的反省。而愚鲁如我确实是这样「躬行之」的。5.39.217.76; q" W' i& {, @$ t6 [# u
这部《全球华语词典》的编辑出版,真是一巴掌结结实实地打在本地语言学界的「大脸」上。你可高唱「我们有华文教育的最高机构董教总」,也可以自夸「也有规范华语的权威机构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但如今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却是,你被世界权威的汉语研究学界遗忘了;包括你那引以为傲的「水平是中国大陆港台以外最高的,远超新加坡」的「马来西亚华语」。5.39.217.76' c; B7 t5 G1 f) i( _. c2 z, W; q p
反观「新加坡华语」则大不同了。以下我试将造成今天局面的根源分为先天条件与后天条件两方面进行总结。5.39.217.761 k" r8 ?! a6 r
从先天条件来看,《全球华语词典》由周清海倡议,并有陆俭明、邢福义等著名学者积极配合。陆、邢二先生是当今现代汉语研究学界的权威人物,而且长期与新加坡官方与学界合作,进行新加坡华语研究。2 A7 Z/ K K7 i5 E& V; g/ ^
先研究才有发言权
4 W5 R# j$ F3 r5.39.217.76而反观本地,郭熙先生经过系统归纳分析,写了一篇研究马来西亚华语词汇的学术论文--《马来西亚槟城华人社会的语言生活》。不仅无人响应,反而还惹来某「长期涉及文字工作」的「通人」一篇无厘头的「评析郭熙教授的『词汇差异』」,侈谈什么:「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目前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防止华文走向式微,并设法加以提升,尚未能特别重视与中国的「词汇差异」的问题。」更还拉扯什么「左派团体」的「文革词句」,又有什么香港「继续用繁体字」等等。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完全搞不清状况。此「通人」根本就不明白郭先生那篇论文的意义与目的。tvb now,tvbnow,bttvb/ e$ G+ I7 b7 e W. L8 Y$ e
更重要的一点,该词典获得了中新两国政府高层的鼎力支持。我们可以质疑李光耀作为词典荣誉顾问的资格。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李瑞环与李光耀二人的加入,使得这部词典的国际地位,乃至于学术地位都大幅度地提升。上头挂了名,底下各公私机构能不积极配合吗?( [8 K' ]5 Q4 ~! P: _) S
前者犹可,这后一个先天条件,我们就似乎只能是望洋兴叹的了。7 `7 a3 @! n2 L
再看后天条件。新加坡华语的研究,通过本土及受邀国际学者的合作努力,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除了上述《新加坡特有词语词典》,还有如周清海、汪惠迪、陆俭明、李临定合编的《新加坡华语词汇与语法》。这些都可看作是《全球华语词典》的事前准备工作。因此,人家是有步骤、有规划地进行著工作的。他们可以挺胸昂首说,这是经过多年,多位学者,「大家辛勤无私的付出」之后的成果。反观我们,事先并未认真地系统研究,事后又无成果拿出来见人,难道就凭三几人的「片面之词」就要人家删改这一部经过多人多年辛勤研究编纂的词典?
# x& g. _7 V1 R$ g公仔箱論壇虽然先天不足,没有资格站到前列去跻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发书仪式上发言,但我们至少得确保自己恪尽本分、做足后天的努力,将我们的「马来西亚华语」研究做到尽善尽美。我们必须积极努力填补这一段空白。" [% g+ z Q9 o; V% a, B' X
《全球华语词典》出版座谈会上,周清海披露已经立项进行《全球华语大词典》的编纂工作。「马来西亚华语词汇」已经错过了第一班车,是否我们仍将继续错过这第二班车?我敢拍胸自豪地说,「马来西亚华语」不论是形态的丰富性、还是变异的多样性,不论是汉语历史演变的角度、还是汉语地域变异的角度,都绝对是一块绝世璞玉,只待有心人切之磋之、琢之磨之,将其耀眼的玉质展现出来。
, o0 p3 r3 ]) c9 }- ~tvb now,tvbnow,bttvb凡事总得先研究才能有发言权,必得有成果人家才信服。寄言有心人,是时候著手做点实际工作了,无谓在什么「其中一位主编曾经在该华文报业集团服务了几年」、「加上一位中文系教授」等捕风捉影的事情上花精力了。搞得结果还招来人家嘲笑「蓄意不善」,甚至人家撰文辩解还不刊登,让人大字写在书上说:「我曾经写了文章澄清,但南洋商报不登载」,向世界展示你那小家子气的嘴脸--只许你骂人不让人还嘴。tvb now,tvbnow,bttvb3 y& g* j9 S8 S K
唉!如此下去,就连夫子也只能摇头慨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 s# G* h4 M1 Etvb now,tvbnow,btt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