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昨日來台與大學生暢談創業感想與思維,並要在台灣成立百億元的非營利創業基金,將協助台灣年輕創業家在阿里巴巴集團電子商務系統的各交易市場和平台上,成立與發展自己的事業,並能將產品和服務拓展到兩岸市場。馬雲都出手了,那我國政府該做什麼事?馬雲的百億創業基金登台,若能兌現,將具有三大特色,可作為我國政府參考。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傳達創新的服務理念,而此基金由阿里巴巴與外部懂得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的專業團隊合作,更能將創新的概念,具體化成為商品、服務,觸及未被滿足的需求;其次,阿里巴巴提供巨額資金與運作平台,提升創業成功的可行性;三、阿里巴巴藉由在大陸、香港、台灣的創業基金,讓其電子商務平台能夠不斷創新經營模式和領域,以開放、多元、群策群力,維持市場領先的地位。由美國研究單位「全球創業精神發展機構」調查的2015年全球創業精神指標,台灣名列全球第八,亞洲第一。台灣領先其他亞洲國家,但是為何有如此高的創業精神,卻未反映在台灣經濟成長與實質薪資所得?如果進一步分析,台灣的強項是產品、製程的創新和低廉資金,但創新能力、產品(服務)獨特性與競爭力相對不足。由於台灣過去凸顯的是創業的量,而非創業的質,造成「創業有餘、創新不足」的現象,自然對台灣整體成長貢獻不大。其實台灣不缺創業投資基金,缺的是有創業經驗的創投業者,特別是有網路創新事業的經驗。我們都知道PayPal 、Linkedln創辦人,在成功後成為創業投資者,他們的優點是可協助創業團隊思考產品創新、商業模式、營運管理,而非僅在意創業者要儘快獲利、提升每股盈餘。如果創投業者僅在意短期成效,缺乏思考如何將資金投資在具發展性的長期策略,則對整個國家的產業轉型挹助並不明顯。行政院毛院長在2月初提到將整合經濟、科技、教育三部會資源,推出創業服務旗艦店與創意基地,同時也要排除法令障礙,例如,對於閉鎖型公司的股權可以讓創辦人有一股多權或採無面額股票;再者,打算放寬投資移民,針對有意來台創業的外國人,發出最長五年的創業家簽證;同時,打算由國發基金、科發基金組成台灣矽谷基金,鼓勵新創事業。從以上措施,看起來好像相當完備,但最主要的問題是政府政策執行者缺乏創業經驗。其實,在創新、創業環境中,政府應該扮演資源整合的平台,而展延創新、創業能力需由有創業經驗的創投業者來執行。以這個角度觀察,上述阿里巴巴的創業基金可執行力較高,因此我們建議政府要邀請有創業經驗,特別是有網路創新經驗者,實質參與政府的輔導計畫。政府不能讓馬雲、雷軍專美於前,而空有計畫執行上步履蹣跚。具體而言,政府應統籌與鼓勵有創業成功經驗的人士,成立類似非營利的創投基金,培養年輕人成為新的企業家。這一代年輕人有著改變與突破現狀的特質,如何將特質轉變成創意、創業思考,進而往商業模式演化,成為台灣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有愈來愈多成功企業家捐財產成立基金會,建議透過政府連結成功企業家的創業經驗與他們成立的基金會,共建「創意創業推廣平台」與新創產業投資基金,定期舉辦創業創意競賽,挑選具有商業化與競爭潛力的計畫與團隊,並投注資金扶植新創幼苗,及培養、灌輸創業經驗與經營方法,讓新創企業比原有企業有更高附加價值,開拓新的巿場,並進攻海外市場。
& e& g* V, ^. b# }1 q5.39.217.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