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八事件」是香港特區的「福島核災難」,百年學府、 AO精英。「中環價值觀」,一鋪清袋,通通賠光。
" E6 r6 j; r1 J# E; J' Z% e% c5 _5.39.217.76
) g3 X& m- Q' @ 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社論抨擊,特府很重面子。香港的「一國兩制」剩不了多少,港大聲譽,應該是李瑞環所說的紫砂茶壺那層垢漬吧,連同法治,一切皆值錢。富豪捐款,看中香港大學殘留下來的那層通向國際(國際專指英美歐洲的西方,不是北韓與索馬里)散發的一股文明的味道。硬要把它砸掉,人家面子攸關的善款,莫怪將來只捐給牛津哈佛了。公仔箱論壇; g' a# T" c9 g3 V% m8 C; y
* { ^! d* N9 z7 p! g( ^& K4 [0 l5.39.217.76 講什麼歷史文化,香港中環人不懂,講一個「錢」字,最現實的,可懂了吧?豈知幫手把港大招牌砸掉的一干人,還是不懂,這就無話可說了。5.39.217.765 d8 h" D3 F2 Z$ U
. J& o$ v+ Z! N+ @( M- B5 v' ztvb now,tvbnow,bttvb 中特兩地政府,近年都愛講所謂的「品牌形象」:在美國白人的電視台、紐約時代廣場做廣告、開孔子學院,特府開口閉口就是《白宮群英》的啟示、「政治化妝師」的西方理論,哪知道吹水容易,執行起來,醬缸 DNA是最大的阻力,這樣子,二十一世紀,除了以勞動人口的生產總值打茅波取勝,不知如何「騰飛」起來?公仔箱論壇5 Q1 r, a! X( q) t, q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u' N2 ^- x. R# J8 M" C6 J
中國問題之所以引人入勝,就在這裡。「八一八」保安,特府吹牛是「專業」,連幾個民主黨議員獲邀赴宴,也刻意派幾個黑衣秘密警察站在身後,這是什麼樣的「西方宴會禮儀」?tvb now,tvbnow,bttvb& |6 u8 c0 n! ]+ l7 p" d* U! w
如果認為這幾個人構成對主家安全威脅,或者喧嘩滋事,為何要邀請?既然發了帖,西方白人國家,奉行「榮譽」制( honour system),以信任為先,敬人而自重,又何必用幾個黑衣特工以威嚇( intimidating)姿態平添恐怖氣氛? 5.39.217.76) t: ^. Z! Y2 }# d
特別是座上幾個民主黨議員如何俊仁、劉慧卿,已經半招安,支持了曾蔭權的政改方案,出席宴會,仍然被當為欽犯,面對如此粗野的「禮儀」,他們沒有拂袖離席的勇氣,也是中國式犯賤之一種吧。6 c' C: g3 m9 J6 c0 L
" z" }9 E9 X+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凡此種種,證明以中國人的集體智商,從法場抄斬、戴枷示眾的野蠻邁向文明的「現代氣質」( modernity),是如何的艱難。百年留學,從嚴復的《天演論》開始,他們不是沒有理論,結結巴巴會講英文的人也一大把,一旦要付諸實行,全部都「葉公好龍」——黑衣密探鎮守、港大校園半戒嚴,這又是什麼樣的「形象品牌」之道呢?帝王的御旨下來,不管下面的人有什麼西方國家的學位、會幾多句英文,中國基因即刻啟動,即刻把他們自己平時吹噓的空話戳破推翻,真是神奇。tvb now,tvbnow,bttvb7 |; i, H' u# W4 \' j
. V, }6 A! B# t9 l$ C5.39.217.76 國家形象,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你沒去過的那些國家,像挪威、瑞典、芬蘭,讓你自由聯想,想起的是翠嶺藍天、碧溪森林。沒去過英國,自由聯想,世界人士會想起大笨鐘、福爾摩斯的煙斗、白金漢宮的御林軍。沒去過法國必想起巴黎鐵塔或《花都奇遇結良緣》的柯德莉夏萍。這一切都是「符號學」( semiotics),凡文明國家,必識運用:電影、商品、旅遊海報,潛移默化在世界上建立親和的魅力,卻又不是洗腦宣傳。3 O6 ~; z5 [3 W- @- z: @3 I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7 [$ s8 C+ i3 A
英美法日的西方文明形象深入民間,不是靠錢來堆砌,而是有其善美的價值觀與信仰。日本人尚美,京都的清水寺和札幌的溫泉即由內心真確的追求而蛻變為國家品牌的形象;意大利人尚浪漫,羅馬、威尼斯的古蹟都保護好,以供文藝電影如《金枝玉葉》取外景——柯德莉夏萍的玉女形象因羅馬而增光,而羅馬也因為擁有過這位銀幕的美天使為傲,即使今日出了一個流氓總理貝盧斯科尼,國家形象絲毫無損,經濟再泡沫,意大利還是品味文化的富家子。! i& U3 j. ?8 s) a) P9 C
& @' Z) y* y' Q) r0 r: U0 W+ q4 Htvb now,tvbnow,bttvb 香港在殖民地時代甚懂得經營:呂壽琨和陳福善的水墨畫、蘇絲黃的旗袍和天星碼頭的黃包車、虎豹別墅和淺水灣酒店,英國人有意無意之間把香港包裝為遠東的西柏林,與一道鐵絲網之隔的深圳河彼岸相比,更見自由寬容之突出。金融和旅遊業就此旺起來,還有半島酒店的下午茶為西方的殖民主義守住一道風景線,在冷戰之中,香港的地位就獨一無二了。
' j6 l7 ^0 d$ a9 V' u9 N公仔箱論壇 無論商品、城市、人物,「獨一無二」( uniqueness)最重要。追求千人一面,有何困難?與眾不同,才需要膽識和勇氣。大陸政府的「一國兩制」,是一個哲學問題——以共產黨的情緒天性,必然心癢難熬的要「標準化」、「規範化」、「大一統」;但在理性的層面上,它又知道把香港變為「深圳第二」,對自己的利益並無好處,因為香港還要做開向國際的櫥窗,不可以貪污,不可以用地溝油來烹調。中國對於香港也愛恨交纏,自我感到矛盾,特區政府不可以只懼其「矛」,須知完全可以固己之「盾」,矛盾同時並存,在衝突和分歧之中,盡見「一國兩制」的好處,而不是把自己手上的盾丟棄,也模仿着主人,手持一根矛。
# a J) B+ G3 O+ I & h/ R% T; `$ r# [
但特區的中環精英,沒有學過哲學。英國本身是哲學之鄉,學問的終極學位,就是 PhD,條條大道,盡歸為哲學的羅馬,而哲學在香港是最無人問津的學系。
4 g3 T: J& ?% ]5 f7 h * @. j; k8 b# K5 `
沒有哲學訓練,何以言邏輯與常識?香港有許多醫生律師,他們在殖民地時代進入行政局,構成「中環價值觀」的利益人物,現在,輪到他們做主人,又豈有足夠的能力?為什麼「港人治港」失敗?原因可以很複雜,也極簡單,難道這不也是哲學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