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屏幕電子產品普及,「細路仔」隨時一機在手。衞生署調查發現,13%小學生每日上網時間超過3小時,較建議應少於2小時為長,比2014年同類調查結果的2.6%上升4倍;有53%學童更指因上網或使用電子屏幕產品而曾與父母爭執;因沉迷上網放棄外出活動、減少睡眠及影響學業成績的分別各佔逾三成。調查還發現,本港學前兒童初次使用有關產品的年齡中位數僅1歲,情況值得關注。
! W4 U! S0 ]2 N5 r. O {衞生署上月進行調查,包括在全港30間母嬰健康院訪問了766名6歲以下學前兒童的家長、在各間學生健康服務中心訪問了482名小學生及80名小學生家長,即共有1328人受訪。4 a% ^9 W. E) ]4 \3 q
調查結果指出,本港1歲BB已經開始看電視和接觸智能手機、1歲半就初次用平板電腦【表1】,雖然數據顯示已較2014年同類調查推遲,但仍屬較早,衞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學生健康服務)鍾偉雄【圖】認為問題值得關注。他指美國兒科學院最近雖然基於智能手機等愈來愈普及,令幼童難以完全避免接觸這類產品,把建議可使用年齡由以往2歲下調至1歲半,但仍建議限用於跟家長和親朋進行視像通話。
d; \8 Z; R ^$ q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y1 L9 v+ Q c _% M( E5 Y( Y. ^
 6 Y# n }/ `3 m+ y) c
4 f; c. w% I- V: l, c2 u
& ?% u6 T" Y& y
歲半接觸平板電腦
4 G% F5 x! ~) ~8 b; m3 J公仔箱論壇受訪482名小學生中,13%表示每日平均用多過3小時上網,較2014年同類調查的2.6%,大幅增加逾10個百分點,亦即多4倍。逾五成學生承認,曾因上網或使用屏幕產品而與父母爭執;而為上網放棄外出活動、減少睡眠和影響學業成績的,也分別有33%、36%和39%,百分比均較2014年數字上升【表2】。
8 |, w4 f7 C# ~+ q$ E家長方面,近八成指曾因使用互聯網或屏幕產品而與子女爭執,63%認為子女上網時間過多致影響日常生活,有近三成人覺得自己沒有足夠資訊教導子女以預防他們沉迷上網,17%人沒有信心適當管教子女以免他們沉迷上網。
3 T/ r% p( ?4 f6 O. }1 B'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影響視力及骨骼發展
( C0 q& [& p5 L* @8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鍾偉雄指出,使用手機或上網時間過長,會影響幼童視力,而且太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會影響骨骼發展,他提醒家長應盡量不要讓子女太年幼就玩手機或平板電腦,例如6至12歲兒童,每日用屏幕產品的時間應少於2小時、12至18歲則應避免長時間對着屏幕。不論兒童或成人,也應每用20分鐘就至少休息20秒,保持的距離則視乎屏幕大小,使用桌上或筆記簿型電腦、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應與眼睛分別保持50、40和30厘米距離。
9 k0 c1 X& F! n( D: V# jtvb now,tvbnow,bttvb鍾偉雄表示,家長以身作則甚為重要,自己應控制使用時間才能避免子女有樣學樣;建議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時間,尤其年幼子女,「與真人活動不可少,家長應抽多些時間跟子女互動,對成長很重要,這是他們學說話和模仿大人的重要時期。」
+ H8 s+ Y M" O7 s0 Z, x E* f& {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