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的Cindy任職會計,在每天繁忙的工作開始前,她喜歡早點起床,花大概半小時在住所附近的小公園來個緩步跑,回家洗澡後再出門,感覺人也精神一點。這習慣已經維持六七年了,但在過去三個多月來,她每早起床,發覺雙手手腕、手指連接關節出現僵硬、腫脹情況,情況一直持續數小時,至午飯時間前才稍有好轉。她開始感到憂慮︰究竟是否得了什麼怪病?在家人勸喻下,她約見了家庭醫生,其後被轉介至風濕科專科醫生,經診斷後證實患上「類風濕關節炎」。+ {2 v( `9 v8 j1 t
6 W; }# s* Z" V* M對於Cindy來說,突然被確診患上風濕科疾病,確實有點難以接受,但醫生向她解釋,西方醫學中的「風濕病」並非坊間所指的「翻風落雨周身痛」,而是一種因自身免疫系統錯誤攻擊關節細胞,從而導致的系統性疾病,其中「類風濕性關節炎」便是較常見的一種,患者的關節滑膜受自身免疫系統攻擊,導致關節疼痛、腫脹、僵硬,嚴重者還會影響多個器官及組織。
# a/ a3 B+ B: O( _- U" }, {公仔箱論壇
3 Y9 M3 }/ |* P) z& w+ N早期的類風濕關節炎,徵狀上與一般關節炎類似,醫生在診斷時,會特別留意患者有否出現「晨僵」(早上關節僵硬)以及「對稱性關節受影響」的兩大特徵。及早偵測出此症並作出針對性治療,有助減低關節受損而對活動能力帶來的重大影響,以維持患者的生活質素。
- N3 e$ ]$ L1 r; N: v Y'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3 M, s0 {3 l$ x. Z/ M. R公仔箱論壇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目標,隨着藥物的不斷發展亦有所改變。過往,醫生只能嘗試透過藥物達到止痛、消腫等效果,近年新研發的「生物製劑」愈趨普及,治療亦能針對導致發炎的細胞因子,透過控制發炎問題改善病情。4 N+ d9 T! @& I& q
k$ T, z+ H( z3 u針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生物製劑類型廣泛,當中包括抗腫瘤壞死因子類型(Anti-TNF)、抗CD20(B細胞)單克隆抗體類型等。較新一代生物製劑,是「第六型白細胞介素」(IL6)受體抑制劑。生物製劑的特點包括︰起效較快、藥效能持續改善病情。Cindy接受有關的生物製劑治療後,晨僵情況已大有好轉,關節疼痛減少,有助她能以較佳狀態應付日常工作與生活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