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安裕周記﹕回頭已是百年身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8-7 05:40 AM 編輯 tvb now,tvbnow,bttvb7 E/ B; Z* g8 I+ t1 X6 M

  s0 p6 t0 J1 e8 I' Z& G* V6 N8 r5 I5.39.217.76安裕周記﹕回頭已是百年身
  Q3 u  w8 }1 A* g公仔箱論壇
$ [- Y! a$ n# g! S% S. Z% d公仔箱論壇香港書迷應該不會忘記今年的書展,最暢銷是回憶錄而不是寫真集,司徒華的《大江東去》賣到缺貨,羅孚兒子羅海雷的《我的父親羅孚》很受注目,至於《吳康民口述歷史》則在今年這自傳之夏扮演了政治光譜裏左派的角色。作為一個有心探討香港五十年代以降左派活動的新世代,這三部書或多或少總能解渴於一時。
8 K" ?" `. C9 k9 X7 o

4 v$ Q' e) G$ A) f公仔箱論壇中國政治人物寫回憶錄的並不多,就是有,也都是作家蒐集資料撰寫、非官方的(unofficial),而不是官方版本(official)。這兩者的差別,於學者而言,是全面涵蓋和歌功頌德。人們也許會記得文革時,江青請來美國學者維特克(Roxane Witke)寫的《江青同志》(Comrade Chiang Ch'ing)﹕江青一個人獨白,中間沒有歷史學所必須的嚴格比對和校正。畢竟,人總有韙己之心,且回憶錄或自傳在近代中國是相對較新事物,要傳主在舉世矚目下談到自己的一切,恐怕不那麼容易。
& @+ p) w1 }8 B' j公仔箱論壇

1 R" M7 r; W" D+ y3 K中國近代革命多是師法西洋,可是封建餘毒揮之不去,政治人物不多作興留下一生紀錄。今天大國崛起叫得震天價響的中共,領導人回憶錄的實在不多,毛澤東舞文弄墨,從詩到詞無一不曉,寫出《論持久戰》到《矛盾論》,但就沒有回憶錄。周恩來連骨灰也不留給後世,遑論文字;鄧小平有兩集由女兒寫的半回憶錄;江澤民有一部外國人寫的傳記,但核心事件當然免談。對岸的國民黨也不見得高出多少,蔣介石傳記是由美國外交官兼學者陶涵(John Taylor)執筆的,前年才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刊行,此是老蔣墓木已拱三十載有餘了。
* S$ p3 u6 [5 f4 N" k公仔箱論壇
6 X9 k1 Y! ~- Z0 G# f8 `( ptvb now,tvbnow,bttvb國人對回憶錄的謹小慎微,在於怕被抓辮子、打棍子,怕到蓋棺仍未定論,還可能被鞭屍狠批。這種恐懼揮之不去。洋人也有這種戒心,美國總統尼克遜下野之後,埋頭揮筆疾書寫出洋洋八本巨著,第一部便是在離開白宮四年後的回憶錄《The Memoirs of Richard Nixon》,一千二百頁的大塊頭;之後又寫了《領袖》(Leaders)、《不戰而勝》(Victory without War)等。有論者認為,尼克遜縱然下筆千萬言,但從無觸及水門案核心;他在任期間率先在白宮廣設錄音機,把一言一句全部錄下,而這些錄音帶卻沒有在回憶錄裏全面公開,說不上是真正的回憶錄,倒不如翻翻坊間採寫嚴謹的非官方版本,也許更有閱讀價值。tvb now,tvbnow,bttvb3 f+ c8 W: g3 N*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J% l4 i" d
回憶錄共通點 隱惡揚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7 y' K7 ]9 P# P  [3 z/ _
縱然這樣,尼克遜的八部書,成為研究美國政治史和外交關係歷程的至寶,尤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破冰之旅,與蘇聯的緩和(detente)的前因後果,怎說都是一筆寶貴的歷史財產。近三十年所有卸任美國總統都有寫回憶錄,列根是《An American Life》,老布殊《All the Best》,克林頓是《My Life》,小布殊則是《Decision Points》,但與尼克遜的八書比較,這些回憶錄都是隱惡揚善居多,回憶錄主人賺得豐厚的筆潤,卻沒有談到他們的一些極具爭議行為。列根回憶錄聚焦於八年總統生涯,但對於五十年代他擔任荷李活演員工會主席,何以咄咄逼到圈內左派走上絕路的劣根覑墨不多。克林頓才氣過人,傳記收入為歷任總統之冠,但對萊溫斯基的一段關係若有若無。小布殊的更不必說了,全力為攻打伊拉克護航,似國情咨文多於回憶錄。這便是官方(official)回憶錄的缺點,話雖如此,有心人還是可以找到這些政客任內的瑕疪,比如每個美國總統離開白宮後,聯邦政府會為他們建立圖書館,把任內所有資料集中存放;美國國會圖書館和檔案局,隔一段時候解密文件,不愁真相不大白於天下。
" ]  f7 n* G* t& E7 ~! J( U& i0 ~; a+ x8 h  S
老謀深算如基辛格專寫磚頭般厚的巨著,新近的《論中國》(On China)一出舉世矚目,但他從未完整地寫一部回憶錄,倒是他的猶太裔傳媒朋友,如Marvin Kalb和 Walter Isaacson都寫過兩吋厚的基辛格傳,但老基就是自己不寫。直至十二年前,美國國家檔案局開放部分檔案,人們才得知基辛格在中美關係之中、尤其是一九七二年二月尼克遜訪華的角色——毛澤東在書齋初見尼克遜,開場白便是以基辛格的哈佛大學博士身分調侃,老毛說基辛格因為訪問中國出了名,要讓他講幾句,尼克遜則誇基辛格是「有腦筋的博士」,這些都不見收在那兩部基辛格回憶錄。反而,基辛格要求美國政府有關部門,其檔案必須待他去世五年後才公開。這將會是一場爭論,人們還得等待。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9 q3 H6 k1 F& `# M) U- ?+ u

5 e& V6 m, `/ e8 \; v8 E* k公仔箱論壇「政協文史」 周恩來指揮編修
/ y4 E& {) F3 ?7 d: M閱讀歷史不僅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更是可資「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的一面鏡子。中共建政後曾經做過一項巨大回憶錄工程,周恩來指揮下,大批留在大陸的國民黨軍政官員,埋頭苦寫回憶錄,中共稱之為政協文史資料,幾十年間寫下浩瀚如海的文件記述。這些材料一度以各種形式在海外面世,雖然也犯了說好不說壞這一無法逃避的禁果,但多少也可窺視這些當年手操生殺大權的國民政府文官武將,如何在共軍兵臨城下之際的自處自忖。宣統皇帝溥儀的《我的前半生》其實也是這種政協文史的一種,只是以接受記者李文達訪問的形式公諸於世。
5 N( Q$ r; c% u5.39.217.7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8 O  ~  g1 c$ `2 i4 r5 v
與歷史擦身而過公仔箱論壇- H. ?$ o3 D# T5 w8 \0 ~
《大江東去》、《我的父親羅孚》和《吳康民口述歷史》,有覑與歷史擦身而過的觀感,例如司徒華和共青團前身組織的關係引起了不少討論;羅孚被中共指為「間諜」,但書中羅家上下的一片紅心,羅孚被扣,妻子還問怎樣交黨費,很難令人想像這條控罪的真實程度;吳康民的口述歷史則可以視作傳統左派的獨白。若要尋根究柢,這都不能全面滿足一些人的追尋,比如羅孚「間諜」控罪何以而來。然而在中國醬缸文化之中,要像三位那樣勇於出來,表白自己人生某一階段,的確不是輕而易舉。說到底,中間扯出的人事干係、歷史某些環節的對錯,都是一種必然令後人或傳主吃力不討好的煩事,可是他們都義無反顧說了出來寫了出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於香港以至於中國政治而言,這三部書是一個好開始。
& r: M0 T5 t+ A2 M5 ^. L* c5.39.217.76
5.39.217.761 V/ U- R3 t0 u8 _9 j
這三位傳主也許在年輕發韌之時曾經懷有共同理想,都是曾經擁抱新中國的新青年,今天看來,五六十年前這三位對中共抱有一定期許的精英,如果硬要說他們當年走錯了路,不免是和半世紀前港英白色恐怖一樣強扣帽子。司徒華之與學生團體接近,羅孚在香港的文化統戰,吳康民在左派學校一輩子,毫無疑問都是各自追求的理想主義體現,於各自時空是一片冰心在玉壼的心境。當然,時移勢易理想出現變化,大路朝天各走一邊,這就是香港的可貴優越特質,也是三部立場不同的回憶錄能夠同台上演的客觀背景。" b: s  A9 \$ M  a% \/ e9 Z9 M
公仔箱論壇1 L, l  _' Z9 M' D( W7 \
類似的回憶錄,尤其是青裢歲月與中共關係的思憶,近期面世不少。香港一個網上論壇,每逢周六都有一篇類似的長篇憶舊自述。從林培瑞(Perry Link)到傅高義(Ezra Vogel),從黃明珍(Jan Wong)到秦家驄(Frank Ching),這些在七十年代初冒覑「投共」之名到紅色中國的西方知識分子以及外籍華人,不約而同在文章裏提到他們人生的第一次Red China之行。今天看來,當時中國大陸正在文化大革命狂茘無法自拔,但一些外來訪客則視中國為完全有別於美蘇的陽春白雪。在訪問期間的親身經歷,如傅高義在北京之時,接管大學的軍代表硬要插一段開場白卻說得不知所謂,開始觸發他們內心深處的質疑,到步過羅湖橋踏上香港的一剎那,紅色中國之旅已然由探秘式的exotic之旅變成自省之行。( B: {& r( @/ X: U+ _

: g6 x; [  l- s0 a( V8 l5.39.217.76這些中國回憶令人想起了司徒華、羅孚和吳康民的回憶錄。外國訪客的中國苦戀在三四個星期的北京上海杭州廣州遊後幻滅,可是對司徒華羅孚吳康民三位先生,中國的苦戀是一輩子的。事後回望,得以提早抽身而退是林培瑞傅高義的福氣,對義無反顧投入祖國洪流的香港一些人,有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的追隨到底,有是回頭已是百年身的仰天太息。這是無法說得清的情感交雜。歷史說明,有的時候對中國就是不可以投入太多感情,因為,你會後悔的。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