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倘約診後爽約,不但剝削其他病人應診的機會,亦徒增醫生工時,更嚴重浪費公帑。本港醫院早已有提早致電病人提醒應診,但有否需要如外國實行懲罰機制?
" r; |( X9 `: D; q8 a( d/ T英國衞生部(NHS)昨日呼籲民眾如毋須應診,應提早通知及取消。NHS指門診病人爽約率有上升趨勢,去年共800萬人,比前年多出50萬,導致公共醫療系統每年損失10億英鎊(逾100億港元)。9 Y0 H/ l7 a% M
本港亦同病相憐,伊利沙伯醫院曾指每月2,000名新症病人中有近4分1人爽約,早於2011年已更新電話系統,讓病人更容易取消預約,但其他本地醫院則4年後才陸續仿效,可見病人爽約問題向來未能受重視。tvb now,tvbnow,bttvb. D/ `* J- }) }/ D& K$ d
礙其他病人求診 浪費公帑1 e' t# V0 I# K& s
門診「甩底」不但剝削其他病人得到護理的機會,亦延長醫生工時,更無端降低醫院設備使用率而造成醫療資源及公帑浪費。
! M# h: G. S1 X4 k; C" r+ }, Ntvb now,tvbnow,bttvb病人失約不但浪費公帑及自己金錢,亦白白延誤治療。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研究指,爽約者中只有7成會在重新預約後得到醫生診治,而耽誤治療直接增加急診室使用率,於己於人皆毫無益處。
! U2 {2 A$ j( W-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香港醫管局規定,透過電話預約就診的人士若2個月內失約3次,則會被暫停使用該項服務,日後必須親自前往醫院約診。惟該項規定早自2008年起實施,局方一直以來並未推出新措施或更嚴厲方案降低病人爽約率。4 @+ j! c. A3 ^3 c/ \2 p) q+ Z
多國已陸續實行懲罰機制嘗試減少病人爽約。按美國醫療保險(Medicare)規定,公立醫院有權向屢次爽約的病人徵收25美元(約195港元)的爽約費(no-show fee)。
" v+ Z" v! j! V1 i, x- v公仔箱論壇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轄下醫院則徵收雙倍爽約費,亦要求爽約病人寫明為何未能出席就診及在24小時前通知院方,冀藉此制定方案協助他們準時到診。公仔箱論壇/ s# i0 _. D2 {8 D, @6 O) I
內地加拿大 設失約黑名單
; q* R5 F5 `" L( O2 Ytvb now,tvbnow,bttvb更甚者,加拿大、中國內地等已設有黑名單制。以加拿大為例,屢屢失約的病人可被醫生警告,甚至拒絕接診,要求另覓醫生;中國內地多間醫院則明文規定病人若連續爽約3次而沒有合適理由解釋,將被「拉黑」拒絕接診。: c5 S& v$ A4 |
英國政府表明不會考慮如美國設立爽約費罰款機制,但仍有用電話短信提醒約診者出席,以及在短信中告知病人爽約每年帶來的公帑浪費;所有價值20英鎊以上的醫院藥品更有貼上「由英國納稅人資助」(funded by the UK taxpayer)等字句以喚醒公民意識及責任心,帝國理工學院研究指成效顯著,每年可「挽回」至少5,800名病人赴約就醫。
; w' j4 ?1 v* Q( K6 p* ]5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本港醫院或難執行懲罰機制,因此仍以電話通知為主,但過去有指此舉令前台人員工作量大增,大可參考新加坡,利用數據分析門診病人失約概率,集中聯繫高概率爽約病人,確保他們會就診,亦可更有效提前取消預約,將騰空時段讓出予其他病人,方不致寶貴醫療資源白遭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