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日,圍繞著每年一次的大學錄取工作,頗有一些事引人注意。
% S6 O% k2 z8 x4 `& I3 {5.39.217.76 首先,是地處香港的大學北上招收中國大陸內地高考學生,在內地名校瓜分高分考生的盤子中,牢牢地插上了一筷子,並且在盤子中裏外翻檢,盡其可能地“夾”走了盤中的精華。其次,就是在香港的大學翻檢完後,大陸內地的名校開始爭搶剩余的高分考生,並且為此展開了輿論交鋒:先有復旦大學招生組在湖北與北大交火,後又有復旦大學與同城的上海交通大學在學校網站和招生微博上相互指責對方“挖墻腳”,搶奪已經報考本校的高分考生……
, d" I' F" \ B- utvb now,tvbnow,bttvb 看來,香港的大學這一“筷子”捅上來,讓每年一次的高校生源爭奪戰更趨白熱化。曾幾何時,香港的大學哪裏在大陸內地名校的眼中,這幾所學校規模有限,校域面積巴掌塊大,校史短暫,有的甚至在上世紀60年代才最終成校……即使現在,也仍有人指稱香港的大學“牛”于內地之處就在于“錢多”,而香港的大學不可能好于大陸內地大學的關鍵就在于其“學生來源狹窄,學生質量不行”。但是,無論如何,畢竟是在資訊發達的現在,在香港的大學和大陸內地的名校有了可資進行比較的條件下,那些被認為是高中生中最優秀的人,用腳投了香港的大學一票。公仔箱論壇1 i2 [0 z2 q5 n, u3 |" J& e7 o
香港的大學,在其不長的歷史中,已經誕生了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高錕。而在大陸內地一些人眼中不能為香港的大學輸送“高質量學生”的香港中學,其實也已經為美國的大學輸送了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崔琦。就是這樣的成績,數量不知多少倍于香港所有大學的大陸內地名校,在最近幾十年的歷史上還未曾有過。當然,那些為大陸內地名校輸送過無數高質量學生的數不勝數的高中名校,也沒有成為過哪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的中學母校。tvb now,tvbnow,bttvb t/ o9 N, B; [& V
一所大學,要辦好,要辦出特色,要辦出聲譽,生源當然是重要的一方面,但不是決定性的因素。但是,現今大陸內地的一些所謂名校,其名所在,除了諸多華麗的大樓和少數幾個充門面的名人之外,剩下可以擺上桌面的,恐怕就是那些高質量的考生了。在中國,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學的排名,其實就是依每年各大學錄取分數線的高低而排定的。因此,爭奪高質量生源,成了中國大陸內地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名校的最重要工作。/ w; Y) b/ z- n# ?" w% i( n: q
有了高質量生源,並不一定就可以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這應該是普通人都明白的道理。有了世界一流的生源,卻教不出世界一流的大學生,拿不出世界一流的教學業績、甚至二流的也拿不出,那麼,這樣的大學只能是在誤人子弟上堪稱一流。“毀人不倦”若此,夫復何哉。0 Q+ o3 L& o/ u0 q$ B8 E
前幾日,上世紀40年代赴美留學、于50年代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先生,在寧夏大學對中國大陸內地的名校“領頭羊”北大、清華曾有評價。楊先生稱北大、清華對中國的貢獻要遠大于哈佛對美國的貢獻。哈佛是世界一流大學自不必說,但是,能否就此說北大、清華就是世界“超一流”大學了呢?香港的大學,對香港的貢獻幾何,恐怕沒人統計過。崔琦、高錕鼓搗出的玩意,想來對香港的直接貢獻也不大。但是,誰攔得住大陸內地的高考狀元們漸漸趨之若鶩于香港的大學?
% {$ x. A* ^& ~9 L, ^6 T4 `# J5.39.217.76 因此,那些為高考生源爭得頭破血流的名校,是到了“擦幹血跡”,冷靜下來想點問題的時候了。問題想不清楚,未來的自主招生考試也會演變成為另一種形式、且更不公平的生源爭奪戰。(光明網評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