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銀行“急紅了眼”違規攬儲的深層根源在哪裏

      報載,眼看著年中考核 “大限”逼近,一些銀行急紅了眼。近日來,溫州多家銀行不惜喊出0.6%~0.8%不等的日息攬儲。“假如你6月30日可以存1000萬現金到銀行,7月2日便可以取走,支付儲戶的利息就高達16萬元。”(見6月30日的《每日經濟新聞》)tvb now,tvbnow,bttvb( _( K  k' ~; `: z
  商業銀行高息攬儲一直是政策“禁區”,為什麼還有人敢明目張膽地高息攬儲?往小處說,是行裏下了“死命令”,完不成半年業績考核,要扣工資、資金,甚至調崗;往大處講,是商業銀行不自律,追求利潤最大化所致。殊不知,其背後還“潛伏”著更深層的因素。
1 W2 b3 f4 y& p: c+ s. p: t  一方面,銀行“差錢”。今年以來,央行連續五次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凍結了3700億元資金;並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加大回收市場流動性的力度,導致部分銀行資金吃緊,需要加大吸存力度;加上近期居民投資趨于活躍,儲蓄向樓市、股市流動,儲蓄搬家導致了銀行的“錢袋子”開始緊縮;還有去年的“放貸潮”,導致部分銀行存款余額十分有限,存貸比逼近中國銀監會制定的75%的“紅線”。如果銀行不能吸納充足的存款,要想達標,只有收緊信貸規模。而信貸規模的收緊,意味著放貨規模減小,銀行豈不越收緊越窮?因而,只有盡量繞開現有的監管規制,通過高息攬儲或變相高息攬儲等辦法來吸引資金,彌補存款的不足。殊不知,違規攬儲往往會造成較大的社會負面影響,擾亂銀行業金融秩序。tvb now,tvbnow,bttvb, ]1 D) Z9 O9 j# [. q* Q  j; q0 O2 E
  另一方面,監管“差力”。今年,銀監會相繼出臺了加強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的一係列政策措施,要求商業銀行的存貸比等監管指標需要在6月末之前達標。《存款自律公約》約定會員單位不得採取存款“貼水”或高息等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央行也曾發布《嚴格禁止高息攬存、利用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的通知》規定,嚴禁金融機構以手續費、有獎儲蓄、贈送實物等名目變相提高存款利率,違規攬儲,可是銀行違規攬儲為何屢禁不止?說穿了,關鍵是真正處罰的少,常常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即使有受處罰的,也是“家長打孩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導致《公約》、“禁令”等成了“紙老虎”。許多銀行鋌而走險的攬儲手段還更加隱蔽。在“差錢”和“差力”的雙重作用下,商業銀行明目張膽地高息攬儲、追求利潤的行為又怎能歸咎于“不自律”?
; @# f1 b* x, W0 ^/ w: F; O  話說回來,市場經濟環境,商業銀行的生存與發展理應按照市場經濟規則運行。從這個角度上講,商業銀行必須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改革目前以存貸款時點規模為核心的傳統考核辦法,建立科學有效的考核制度,多開展個性化金融服務,增加新的盈利點,改變完全依賴存貸差過日子的現況,從源頭上杜絕違規攬儲。否則,每當“急紅了眼”就鋌而走險踩“禁區”,擾亂金融秩序,最終只會自嘗苦果。(呂晚娜)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