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少數人富,很多人餓 黃宇軒

少數人富,很多人餓  黃宇軒
' p3 W/ I' g% r- o" i公仔箱論壇! S; ]- U; H5 J( g$ w; E6 O
+ G. X& ^+ e8 y3 P. o
金融海嘯之外,2008年糧食價格曾忽然急升,國際媒體都關注全球糧食危機,當雷曼令發達國家投資者心碎,在另外30多個國家的人卻因為付擔不起晚餐而上街。自今年年頭,全球糧食危機再度成為焦點,報章雜誌學術期刊相繼以專題報道。諾獎得主PaulKrugman2月在《紐約時報》上說我們在一場深遠危機之中,北非人民用革命說明飢餓,世銀與聯合國FAO的數字也告訴我們不同食品價格也快到達歷史新高。為什麼食物變貴?這個當下最重要的國際議程,在香港往往只變為怎樣應付(內地)通脹的討論。
5 v- W' [5 \. a& N$ Mtvb now,tvbnow,bttvb
- h" d- ~. e. g; D8 R0 N公仔箱論壇今年初《National Geographic》的封面,讓許多人知道全球人口即將超過70億,不少人會立即把矛頭指向「地球太多人了」,簡單指出糧食生產速度追不上人口數字。但實際供求時刻都在變,更何糧食產量本來就夠全球人口吃飽,把問題簡化成人口過多,似乎意義不大。更多人會把長遠供應不足,指向氣候變化,單在去年底今年初,極端氣候已令世界不同角落的農民面臨失收。同時,更多農地都市化,甚或為了提供能源被改作種植黃豆以製成石油以外的燃料,也讓糧食供應出現暗湧。在需求方面,快速發展中的中國和印度等,中產階級改變飲食習慣,肉類需求提升,更多農產品被用作飼料,也減少了基本農作物的數量。這些分析或多或少都聽過,但近幾個星期的焦點,卻落在我們較少在香港主流媒體聽到的,食物商品的投機炒賣(speculation in food commodity)。兩星期後,G20的農業官員將共同商討食物危機,這個問題將會是重點。看似十分抽象,但我想把時間撥回兩星期前,一家企業在香港上市談起。
) M* s; y: R; I, `/ C6 ^4 l7 x) V% F  v2 E) x9 y0 B9 D1 N
從嘉能可說起
. k, B3 a+ d' \4 w1 z$ L% ]! Ptvb now,tvbnow,bttvb幾年前還在念書的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IPO(首次公開招股)。畢業不久,中學同學開始在茶餘飯後興高采烈談買IPO「必賺」,借錢也要去買。如是者從來對金融一竅不通的同學,就習慣了跟隨金融業的朋友,打聽有什麼新股上市,看自己抽到幾多手。抽新股對許多香港人而言,根本就如買六合彩,不過是比較容易得到回報的一種博彩。
# G/ \& k8 S" Q; w0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0 A; S9 K& g; I2 ^- [; H
兩星期前,聽到一些朋友高呼可惜,抽不到本年度的超級IPO,在香港上市的瑞士跨國企業嘉能可(Glencore)。香港早前在一項世界競爭力排名中得到第一名,這類超級企業在香港集資,當然是競爭力的極盡體現了,也是許多香港人無意識擁抱香港作為全球城市背後的實際結果。但這種競爭力到底在世界衍生什麼實質效應,似乎大部分人也無意理解。就如在我這班中學同學心目中,首次公開招股的企業,實質工作根本無關痛癢,重要的只是那個「必賺」的消息。然而,它在香港上市、港人去抽新股,卻恰好是少有可讓這個城市側面認識食物商品投機炒賣的一個契機。也是上好的機會,讓我們思考買新股這個人行為,與香港作為全球競爭力最強的城市,可能對世界其他角落產生什麼效果。在Google打入Glencore,翻了十頁幾乎都是關於招股的資訊,到了第十一頁,才見到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的報道標題﹕從飢餓與混亂牟利的嘉能可。由此,讓我們回到近日被視為糧價急升的主因。聽說,嘉能可就是食物商品炒賣的重要一員。
8 O& k  l  q" ]) ?" ?6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5 o7 x0 P8 N4 ?; F0 g
從乍聽看來抽象的炒賣活動,我們可用一個極容易的比喻來理解——這是《呃錢帝國》的下集,不過在食物價格金融化(financialisation)的過程中,被騙去的是貧窮國家人民餬口的基本食糧。如果金融海嘯起於次級按揭製造的美國泡沫化房地產市場,同樣的金融投機活動也在這泡沫爆破後,大幅轉移和降臨到食物商品之上,因而也有了各種專門針對糧食價格的對畄基金和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不知道人們是否記得,3月底時曾有「全球糧食短缺,引領投資契機」的大字廣告在多份本地報章雜誌的當眼位置出現?專為糧食問題作倡議工作的機構WEED,就有研究報告力指炒賣活動是2006至2008年15個月內糧價上升71%的元兇。5.39.217.76/ c. V" R- c1 w) e4 H) f8 z* `; w
5.39.217.76# Y8 G  i$ m# o: F4 P3 F4 V
次級按揭到食物商品- x, M- r9 B0 x: o% _
5.39.217.762 @4 |" Y/ f# R+ M
商品期貨市場,近年無疑成了銀行和其他交易商拿食物價格來「買大細」的賭場,經濟學家Robert Pollin解釋,能主宰這市場的人都能從泡沫和高糧價中得益,不把糧價大幅推高才怪。索羅斯也說,商品金融炒賣者所做的,跟在饑荒中囤積食物,讓價格繼續升高才出售並無兩樣。早前抗議者就曾在英國巴克萊銀行的年度大會上批判它為首推出的糧價金融產品,讓投機者為了短期利潤不惜一切。從2003到2008年,放在相關金融活動的金錢,從30億美元躍至550億,何其瘋狂的數字!原本讓生產者減低風險的商品期貨,變了許多貧窮國家裏生產者的毒藥,對他們而言,糧價上升一倍只意味飢餓,別無其他。
5 s. ]+ S$ i  S+ l. t% Y6 [4 Y/ x+ b" Y  j0 O
大部分本地報章的財經版提到嘉能可時都說它是「全球最大商品交易商」,說來稀鬆平常,但配合以上提到的背景,它就不僅是我那些同學眼中的805,或所謂「商品市場裏的高盛」,它是上述糧價炒賣活動中最重要的超級賭客。當然賭客這形容並不準確,因為這超級賭客幾乎能影響賭桌上的結果。其他報道普遍說嘉能可控制全球十分之一小麥、四分之一大麥,但這還不足以說明它的威力。被西方媒體戲稱為「你所不知道的全球最大企業」,嘉能可這類對糧食價格有無比影響力的特大企業,先擁佔無人能及的內幕資訊,再參與農產品價格基金的投機遊戲,「機已屈」。專研食物政治的RajPatel指相比之下高盛在商品價格的投資也只是玩泥沙。2 Y. W; a! O( m+ J# K7 X: Q9 e% Y5 h

1 C& S- q! S: U* A/ d$ w7 q怎樣是最活生生靠他人飢餓而掙錢呢?最極致的版本大概就是在金融炒賣中押下糧價上升。更何你是最大的賭客。任何「賭仔」都知道短時間內大上大落的結果回報最高。但當大上大落的,是今晚世界另一角落某窮困家庭那頓稀飯的價格,就意味他們要空覑肚子睡覺了。總裁一夜間變了百憶ultra-rich,25年來唯一在首日交易就成為倫敦證券交易所一百家最大公司的企業,炒賣二字也可能要被重新界定。香港「貢獻」出那競爭力,這城市裏不少人無意識參與其中。教人納悶的是,嘉能可上市翌日,一切資訊都被壓縮成「不計手續費每手蝕163元」帶到香港。關於食物商品在金融市場被炒賣,製造價格泡沫的故事、技術研究、報告、甚至爭議都有不少,嘉能可在香港上市只是環環相扣中的其中一環。但下次抱怨食品通脹時,也許可以從這一環開始,關注離我們遠一點、宏大一點的全球糧食危機問題?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