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與枳形狀相似,味道不同,枳「果小而酸」,不若橘甜美。上古中國曾以「橘踰淮而北為枳」形容果樹水土不服,良種變成劣種;人受不同環境影響,也會「生於齊不盜,入楚則盜」。事隔二千多年,「橘化為枳」這則寓言仍是台灣許多文化問題最確切的註腳。
# z% n1 ?. s7 s. w! ^3 `' ?+ G v台灣社會文化常從歐美日本「先進」國家引進經驗,又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以至七折八扣,形成拼湊式的文化形貌。相對其他專業領域,文化內容廣泛,上窮碧落下黃泉,無所不在,卻也散形、抽象。既不像高科技、財經、產業,有客觀分析的指標,也不像衛生、交通、教育問題,一有爭議,因涉及民眾基本權益,難以遁形。文化問題極少急診,多屬慢性病與營養不良症,社會大眾也不太關注,檢驗文化成果很難立即性一判高下。今日飽受批評的大小蚊子館,如果拿出當年的企劃書,那一館不是充滿理想性與可行性?數年之後,問題才陸續浮現。公仔箱論壇' y+ V2 X" f$ ~& s6 b9 g3 c
現在的台灣人思想觀念遠比早前開明,但面對文化事務,普遍還是講求簡單而有明白答案,可以看、可以摸、可以拿的「物件」。談文化問題也先確定其形狀、顏色,再據以旁徵博引。其實文化的本質有如海水,不單是藍色,也不單是黑色、土色或綠色,而是多層次而又混合的顏色。
' E$ c' p3 w; Q5.39.217.76放眼台灣當今藝術、文化界,最聰明的人才不是從事藝術創作,就是經營藝文團體,公家單位也常需借重他們的經驗與能力。有些藝文人士願意在公部門、學校專職,才能安心創作或經營事業,這是台灣特別的生態環境,與企業界、工程界至少表面嚴守分際的情形大不相同,是好是壞,很難一概而論。有私人事業的藝文人士被力邀在公部門、學校服務,捨私從公,開創新局,受人尊重者有之;但汲汲營營,呼群保義,公私不分者亦非絕無僅有。
% a/ D# Z) ^0 h2 a" r文化問題何者重要,何者不重要,常屬主觀價值判斷。「有力者」認為重要,或上層交辦,疾疾如律令,奔走遊說,視為個人的志業,而在折衝過程政治化處理,「文化」往往愈變愈複雜。相反地,當事人沒有興趣的議題,像打太極拳般,化解於無形。既不多作無謂的討論,也不必一口回絕,交給研發單位研發即可。文化事務確實需要一套制度,也要有明確的政策與方向,多元開放的台灣並非欠缺文化政策、理念,也不短少文化行政幹才,「人」的問題才是最大的變數。歷來與文化相關的爭議點,多不在政策與制度層面,而出於人為因素。
4 d1 `2 c2 O# u; ]5.39.217.76文化落實生活,可以劇場做個比喻:一齣戲從構想到寫成劇本(或演出本),搬上舞台,有漫長而繁複的過程,也需要一組人或跨界合作。台灣官場難免有頭殼僵硬的文化官員,連執行小小業務,都荒腔走板,招惹風波。不過,極少數身兼公家職務的藝文人士慣用商場手法,為自己量身打造,毫不避諱,也是現今文化現象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