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長沙一家企業總經理舉報省財政廳等機關在政府採購中,招標過程有貓膩,原本1500萬元可以完成的採購,最後卻以3000萬元高價成交。湖南省文化廳規劃官員回應稱,設價格下限是為確保採購的質量,並為“花完預算”(據11月12日《法制日報》)。5.39.217.767 O* m" U5 }- `6 t W; j, F5 o+ A
和以往一樣,對于這起天價採購案,公眾自然懷疑其中有貓膩。湖南財政廳堅持稱貴就是好,可對于3000萬高價產品比起1500萬的產品好在何處,卻避而不談。政府採購花的是納稅人的血汗錢,理應省一分是一分,多出的1500萬花得不明不白,這叫相關企業和社會大眾如何服氣。- q. P5 w+ R7 O; a
不過,此次湖南財政廳一不小心卻道出了天價採購案背後的制度推手——“花完預算”,臨近年終,如果預算不花完,財政就要收回,來年的預算也會因此縮減。所以,沸反盈天的輿論,敵不過部門利益,只買貴的、不買對的,成了一些政府部門的共同選擇。
6 f$ {7 ~+ J& i 而這種“必須用完預算”的“突擊花錢”心態,其來有自。tvb now,tvbnow,bttvb* _7 j* P* f Y/ l; N0 z$ G
從行政體係內部而言,存在著一種反向激勵的預算管理機制。你今年花不掉錢,那就意味著下年沒錢,有關部門每年年中都會發布加強預算執行的通知,催促各部門把錢快花出去。如果你精打細算想為納稅人省點銀子,不僅無功,反可能“有罪”。原廣州地鐵老總盧光霖就曾大倒苦水:廣州地鐵2號線的預算是106億元,實際花了88億元。省了18億元,到頭來反遭批評。
# a1 {, O2 }4 }+ } ]8 a9 Jtvb now,tvbnow,bttvb 從外部監督看。作為人大,對于政府預算往往難以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約束,許多政府部門長期以來習慣于多報、虛報預算開支,但人大在審議時卻難以進行修正,並且按規定,政府部門有權支出超收收入,無須向人大事先報批。作為公眾,由于得不到詳盡而準確的預算信息,難以行使自己的參與監督權利。目前預算公開在各地剛剛推行,但與公眾的期待,差距仍然很大。
- O( z, I- t$ e1 n: o! jtvb now,tvbnow,bttvb 3000萬元的政府採購案,可能還只是冰山一角。據報道,由于鐵定的大量超收收入加上預算內還沒有花掉的大筆預算,今年最後兩個月內,財政部門要花掉的財政資金要超過3.5萬億元(據《華夏時報》)。新一輪的年終突擊花錢會不會再次蔓延,公眾無疑憂心忡忡。tvb now,tvbnow,bttvb( l( u& l, p: B" a1 ^7 E
“突擊花錢”、“花光預算”,在公眾眼裏,如今已成為財政資金浪費、濫發獎金福利乃至尋租腐敗等的同義詞,民怨極大。不僅如此,它還對民生的投入形成嚴重的制肘,媒體報道,當3.5萬億元壓在政府部門手中時,今年前三季度,教育、社會保障與就業、農林水事務和醫療衛生等幾項支出的完成進度都不到40%(據《21世紀經濟報道》)因此,針對政府部門“突擊花錢”、“花光預算”等敗家行為,不能再停留于行政命令的禁止,決策者當直面這些亂象背後的預算管理監督體制的不足,拿出更大的改革魄力,推動預算改革的加速,如此方能從從根本上,遏制政府部門的花錢大躍進。■ 社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