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老愛國」難避政治考問

 ,  描述: 柳扶風
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之前,北京在香港的工作全靠那些「土共」、「左派」、「老愛國」們撐住。由於文化大革命和「六七暴動」,「左派」、「土共」、「老愛國」們的政治取向在香港市民中沒有多少市場,頗為孤立。中共改革開放,否定「文革」,糾正毛澤東的「極左」路線,更令香江「左派」一度非常迷惘,思想混亂,士氣低落,和內地一樣出現了所謂信仰、信心、信任的「三信危機」。公仔箱論壇/ O( G' ^) ]! m% u2 Z" i; R
tvb now,tvbnow,bttvb0 P' ^0 w4 y% Y- S# G( U: y
之後,北京決定九七收回香港的中英談判及其相關鬥爭,重新振作和凝聚了香港「左派」,他們有了新的鬥爭目標。他們的行動當然要聽命於北京,要服從中央對香港的大政方針。對香江「左派」而言,和港英政府鬥,和「右派」勢力鬥,最是駕輕就熟,也最能精神振奮,其樂無窮。1 \( D8 G" {0 K1 T- Z

* B9 W$ r( B0 Q. H' @. @; c5.39.217.76然而,中央對港大政方針是通過和平談判收回主權,是要盡量爭取英國人合作「平穩過渡」,是要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也即把港英政府從架構到人事全盤駛入香港特區,除了行政長官,司法、立法、行政幾乎還是和「左派」們鬥爭甚久者掌權。九七後,朝廷嚴令他們必須全力支持他們眼中的「港英餘孽」依法施政。
# T) d; H; _4 v2 [. h; T! a5.39.217.76 公仔箱論壇' q1 h  O8 F+ J  Y) h
這對一些「老愛國」最是痛心疾首。不過,按照共產黨的政治邏輯,愈是在這種情況下,愈能看出「老愛國」和「左派」們有沒有「大局觀」,有沒有「黨性原則」,是不是無條件的「和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是不是有「廣闊的政治胸襟」……那些「老愛國」通常最經不起這種政治邏輯的「考問」,紛紛自我反省、提高認識,跟上形勢也。
5 d: {3 N8 i# ^" D( s" k3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 \7 n; w- ?4 {- t公仔箱論壇還好,「老愛國」們早就發現九七回歸後,香港有比「港英餘孽」更壞更討厭的東西,那就是明目張膽「反中亂港」的反對派,特別是「急進反對派」。於是,他們憋了一肚子的氣總算有了宣洩處,只是,有時朝廷忽然又和反對派「拉拉扯扯」,把他們又晾在一邊也。
返回列表